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南繁育种数十载,逐梦永远在路上
【添加时间:2022/02/01 20:29:00】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如约而至的新老南繁人在2022年的春天再次开启新的“追光”旅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自1986年,济宁农科院为加快育种速度,提高育(繁)种速度与效率,促进产量提高和科技转化,玉米、大豆、花生和水稻等科研工作者们先后开展南繁加代育种工作,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每年11月初,像候鸟一样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带着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海南“南繁硅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南繁的科研工作者们,一边当农民,负责管理好田间浇水施肥除草打药等工作,一边当科研工作者,每天早晨7点,背上水壶,穿戴好草帽和专业工作服,便开始了一天单调重复却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每株玉米完成一次套袋—取粉—自交—授粉—标记—挂牌等标准化科学化的流程操作,以确保每个雌穗授粉充足且均匀一致,不能受外源花粉的影响。在这里,每年要完成大概10万株自交杂交果穗,由于玉米开花散粉时间集中,花期持续时间仅有15-20天左右,育种者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完成每一份材料的繁殖任务。晚上回到驻地后,要及时记录和处理数据,梳理工作进度。
皮肤被晒得又黑又涩,汗水泥巴湿透了脊背和双脚,蚊虫叮咬的无暇顾……年轻的工作者有时坚持不下去了,但看到一辈接一辈育种者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挑战自我的背影,心里就多了一份担当和责任。为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负韶华,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创新实践中,用汗水与智慧浇灌出优异新品种,有力保证粮食安全,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玉米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