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6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云鹏带领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就济宁市贯彻实施种子“一法一条例”工作开展执法检查。省农业农村厅、市人大常委会、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检查。下午,王云鹏一行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洪正陪同下,实地察看了市农科院、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等现场。
在市农科院新品种展示现场,王云鹏一行观看了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大蒜、甘薯、花生、辣椒、棉花等80余个典型代表新品种新品系的展示及30余项优化集成新技术操作规程。10余位院育种工作者分别对新品种新品系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执法检查组实地走访了市农科院种质资源库、品质分析实验室等工作场所。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闫璐院长向执法检查组介绍了中国农科院与市农科院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甘薯、大蒜等作物,在育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等方面开展的紧密合作和取得的良好成效及目前三夏生产工作情况。
检查期间,任艳云书记向执法检查组介绍了市农科院基本情况,并从持续完善种业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明确育种科研目标、加大分子标记等生物育种技术运用、广泛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加强与种企协作联合攻关、新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服务生产等种业创新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近年来,济宁市农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东省种子条例》及其种业发展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新品种选育和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发推广,致力于解决济宁及周边区域农业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科技问题,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检查组对市农科院在贯彻实施种子“一法一条例”过程中所作出的工作和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意见建议。检查组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健全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现代种业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艳云书记表示,下一步,市农科院将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种质资源库建设与利用水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进一步加强多方协作、联合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为促进种业创新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