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界别同心汇”是省政协重点打造的五大平台之一,是界别履职的一个新探索。为进一步发挥“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强市建设协商交流聚识平台作用,5月26日上午,在创建单位济宁市农科院举办“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揭牌仪式暨“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委员悦读活动。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明法,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程高岫参加活动。
李明法和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为“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揭牌。任艳云介绍界别同心汇前期创建情况及2023年度工作打算。其间,举行了“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委员悦读活动,任艳云带领委员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李明法传达了省政协“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就开展好“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聚识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一要提高对创建“界别同心汇”重要意义的认识。创建“界别同心汇”,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效能和优势的内在要求。通过委员搭建下沉性、开放性的平台,更好的发挥界别委员在界别群众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二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农业特色聚识活动。既要开展“4+X”聚识活动,做好“规定动作”,也要注重彰显农业界别特色,做好“自选动作”,把各项活动设计好、组织好,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把“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真正建设成为学习交流的园地、议政建言的平台、了解民生的窗口、凝聚共识的渠道,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强市建设。三要以“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为圆心建立广泛联系的三农网络。调动最广泛的界别群众力量,增强聚识活动灵活性、针对性,确保聚识活动延续性、操作性,提高聚识活动吸引力。
会后,与会人员共同调研了市农科院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科普长廊、实验室及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团队成员,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负责同志,市政协农业界别特聘专家,部分农业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
(办公室、院团支部、院青年工作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