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开展大豆产业调研、促进大豆种业发展
为深入了解济宁市大豆产业现状和大豆种企需求,更好服务我市大豆种业发展。2025年1月7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继存研究员带领经作所大豆研发团队一行赴我市部分种业公司开展产业调研。 济宁市大豆种业企业聚集发展,大豆良种畅销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多个省份,年供种量占我国长城以南大豆种子交易量的60%以上。近年来,大豆产业形势发展严峻,面临诸多挑战,本次调研就想为大豆种企谋出路、求发展。本次调研先后赴山东梁种世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诚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与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围绕我市大豆种子入库量、大豆种子繁育现状与需求、大豆种企科研现状和需求、近年大豆种业对研发项目迫切性和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 同时对接诚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山东农业大学诚丰大豆产业研究院的建设运行情况。目前,研究院总体建设和装修已完成,设备、人才等方面也正逐步完善,大豆产业研究院这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加强诚丰种业与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方的沟通合作,为下一步济宁市及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5-01-08]
蔬菜所赴汶上县调研林下蔬菜生产
2024年12月30日,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所长、研究员徐宝连一行4人赴汶上县南站街道东田庄村苗圃基地调研指导林下蔬菜生产。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生产基地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1500亩苗圃,种植海棠、白蜡等经济林木。近年来绿化树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为增加苗圃收益,尝试林下种植了玉米、小麦、大蒜等蔬菜作物,出现玉米穗小、白菜不抱心、洋葱个头小且产量低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徐宝连所长建议:1、减少林木种植密度,加大林木间距,让林间见光,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冬季种植小麦、大蒜、洋葱、菠菜,秋季种植白菜、萝卜、菜花等作物。在间距较大的地块,建造南北向拱棚,种植耐寒蔬菜(菠菜、油菜、茼蒿、芫荽),供应市场淡季需求,提高经济效益。2、在绿化树边沿纵向深耕,切断林木横向根系,避免树木与林下作物争夺水肥资源,保证作物正常生长。3、加强水肥药的管理。林木浇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要兼顾林下种植的作物,防止在作物生长期使用过量的水肥和禁用农药污染作物,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12-31]
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开展羊肚菌冬季栽培技术指导
2024年12月27日,院食用菌科研团队联合泗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泗水县田丰盛业农业有限公司及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孟家村,开展羊肚菌冬季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助力当地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 团队深入菇棚,仔细查看羊肚菌菌丝发育、营养包吸收等生长状况,详细询问生产情况与现存问题,并对菌丝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事项提出了具体管理意见。针对土壤湿度过大问题,建议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中午加大通风量,以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菌丝生长。冬季管理是羊肚菌营养生长阶段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落实有效的保温、保湿举措,为下一步羊肚菌稳产丰产打好基础。 此次技术指导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户对羊肚菌冬季管理的技术水平。团队将持续关注当地羊肚菌生长态势,立足种植户实际需求,在技术指导、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服务当地羊肚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4-12-31]
省种子管理总站专家组来我院开展小麦苗情考察
12月27日上午,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王桂娥、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等一行6人来我院开展省小麦品种试验苗情考察,济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蔡文良,我院副院长翟红梅、小麦研究所部分成员等陪同考察。 王霖所长向来访专家介绍了我院承担的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的基本情况,试验具体负责人黄玲、王福玉、邵敏敏详细介绍了试验的播种及管理情况。今年冬季气温偏高,小麦进入越冬期偏晚,冬前生长时间偏长,生产中部分地块因为播种量过大出现旺长情况,我院试验地由于采取了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有效遏制了旺长趋势,试验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达到试验要求。王站长及孔教授对我院小麦试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双方就小麦区域试验播种及管理机械化、小麦育种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对下一步我院小麦育种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4-12-30]
济宁市农科院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
为进一步夯实妇女组织建设,激发干事创业巾帼之志,12月25日,市农科院召开妇委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连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院组织人事处处长滑端超同志主持。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会上,赵云同志代表上一届妇委会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院妇委会在组织建设、科技创新、奉献担当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五年来,市农科院获评“巾帼建功先进单位”,先后多个团队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 “济宁市三八红旗集体” “山东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用实际行动为济宁发展贡献农科人的一份力量。 大会按照选举规定和程序,审议通过了第一届妇委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办法》(草案)、监票人、计票人及新一届妇委会委员候选人名单。等额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妇女委员会委员7名,第二届妇女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妇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3名。 新当选的妇委会主任赵云同志表示将继续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妇委会能动性,全力做到“围绕中心、凝聚妇女、推进发展、促进和谐”,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热情、最新的成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张连秋同志向当选的新一届妇委会成员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了院妇委会近年取得的成绩。希望新一届妇委会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学习创新、加强实践锻炼、砥砺自强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奏响巾帼建功最强音。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相信新一届妇委会,将继续筑牢信仰之基,勇担时代之责,积极投入到农业科研建设工作中,为全院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人事处、办公室、妇委会、信息所 供稿)
[2024-12-26]
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举办“梁山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
前我国产业经济正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肉牛产业形式不容乐观,肉牛市场价格低、饲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较高,大部分养殖场亏损严重,肉牛产业已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助力养殖场渡过难关,全面提升肉牛养殖效益,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安全健康发展,2024年12月19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在梁山县举办“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乡镇畜牧技术服务部门负责人、养殖场技术人员、有关村级防疫人员与市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及市农科院相关人员,共计100人参加培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素真副院长、梁山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张建树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红波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分别就“应对牛业市场波动的高效育肥措施”、“养牛业分析及牛病诊断防治”进行专题授课。赵红波研究员从品种选育、饲养管理和营养饲料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肉牛高效育肥养殖新技术;刘思当教授针对当前牛产业状况、牛疫病的种类及如何防治进行了深入讲解。专家们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当前肉牛养殖现状,以解决肉牛养殖场户的技术需求为导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梁山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肉牛养殖技术人员在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助推了梁山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梁山县肉牛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新动能。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4-12-26]
济宁市农科院举行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
12月23日,济宁市农科院举行2024年第1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在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主持,党委班子成员参加并讨论发言。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一是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配套,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加快科研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扎根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会议要求,要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一是坚定信仰信念,坚持“四个面向”,把科技创新“触角”延伸至农业各个领域。二是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三是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勇当科技强市建设排头兵,为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再立新功。 (组织人事处、办公室 供稿)
[2024-12-26]
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袁亚利一行到市农科院调研指导
12月20日,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袁亚利一行到市农科院调研指导并为“市老科协科技创新基地”揭牌,市老科协农业林业和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孟庆光、副主任兼秘书长李长江,市农科院副院长韩加坤陪同活动。 袁亚利一行参观了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展厅,听取了市农科院学科建设、作物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产业服务等情况。袁亚利表示,近年来市农科院在科技创新、农技示范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发挥了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袁亚利在查看市老科协农业林业和乡村振兴专委会工作办公场所时指出,市老科协农业林业和乡村振兴专委会汇集了一批我市专业技术水平高、指导生产经验丰富的老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鼓励要求老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发光发热,组织动员、团结带领我市农业农村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市扎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等方面专业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市老科协科技创新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与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一道,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市老科协农业林业和乡村振兴专委会专家代表,院办公室、人事处、科研处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科研管理处、组织人事处 供稿)
[2024-12-24]
我院甘薯创新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
12月15日至16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指导,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博览会展示了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创新研发的甘薯新品种、甘薯种薯种苗、甘薯专用机械、滴灌设备、鲜薯分拣设备、病毒速测设备、专用农资及产品等,并开展了甘薯学术研讨会以及第八届“紫金杯”全国好吃红薯评比大赛。 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带领甘薯创新团队参加了本次博览会,展示了我院自主选育的齐宁18、齐宁26、齐宁483等优质甘薯新品种,新品种受到参会专家、育苗企业及农户的广泛关注,纷纷咨询新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等信息,甘薯团队给予了详细解答,并发放甘薯新品种介绍彩页1000余份。同时,参会人员与有关企业、种植大户就甘薯产业发展与甘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院借助本次甘薯产业博览会,充分展示了自主选育甘薯新品种的优势和特点,对新品种的推广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12-23]
共架合作之桥 合铺发展之路——武汉大学储昭辉教授来我院合作对接
12月13日上午,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邀请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储昭辉教授来我院对接水稻产业合作事宜。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院科研处负责同志和院水稻团队成员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任艳云书记对储教授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我院和储教授多年合作的友谊,对储教授长期以来对我院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重点介绍了我院产学研合作情况。任艳云说,市产研院作为市委、市政府主导打造的高层次创新平台,在其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我院与武汉大学的全方位开展合作,要着眼水稻全产业链发展,从种植、栽培、加工到品牌建设推动我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储昭辉教授说济宁处于国际公认的水稻生长黄金维度线,具有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武汉大学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可以承接水稻全产业链的合作点。从项目实施到人才培养、产业延伸等诸多环节调动多方资源助力合作。 产业研究院在会同志表示,市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合作,济宁农科院代表济宁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又具有和武汉大学良好的合作基础,深入合作可期。 我院水稻团队黄信诚研究员介绍了我院水稻创新成果,并初步提出了水稻品种在抗除草剂基因、耐盐碱基因方面定向改良的合作意向。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供稿)
[2024-12-13]
页次:10/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