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我院玉米新品种“鲁宁184”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06号。 育种者: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L1786/J111。母本L1786是178/CT03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J111是昌7-2/丹340//昌7-2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夏播生育期105天,比郑单958短1天,全株叶片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8~10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73厘米,穗位122厘米,倒伏率0.9%、倒折率2.4%。果穗筒形,穗长15.8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4厘米,穗行数平均15.3行,穗粒数535粒,红白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5.9%,千粒重305克,容重717克/升。2012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感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茎腐病和瘤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2012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0.4%,粗脂肪4.4%,赖氨酸0.33%,粗淀粉71.4%。 产量表现:在2011~2012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36.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处试点17点增产3点减产;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2017-07-04]
我院农业信息情报所去嘉祥秋收种业公司推广培训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6月25日我院农业信息情报所所长王绪营、副所长黄信诚、高发瑞、刘晓强等去嘉祥秋收种业公司推广培训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深受嘉祥秋收种业公司的欢迎。 据悉“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单位研发的,我院农业信息情报所负责整个系统的在济宁市12县市区197个应用站点的应用培训推广工作。该系统安装及发布过程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提供的IP地址,便可实现客户端软件的自动下载、安装、注册、登录和升级。该系统功能模块丰富,能够帮助我们与专家进行视频,实现病虫害的远程诊断。
[2017-07-04]
我院棉花新品种“济5104”通过山东省审定
济5104是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棉花杂交新品种,2014年2月通过山东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母本是我院的高产优质中熟品系C68系,父本是抗病抗虫品系C325系。2007年,用C68系的姊妹系与C325姊妹系配制杂交组合,2008年进行组合间的丰产性、抗逆性、早熟性等综合性状的鉴定,C68×C325组合表现高产抗病优质等优良综合性状,该组合为第5104号,定名为济5104。2009年申请参加了山东省中熟组预备试验,2010年进入山东省棉花区域第一轮试验,2011年进入省棉花区试第二轮试验,2012年拿转基因安全证书后,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参加2013年山东省生产试验和黄河流域国家区域试验。 该杂交棉品种生育期129天,苗期生长势稳健,子叶肥厚;叶片中等偏小,叶片裂縁深,叶色浓绿;株高98cm左右,枝条柔韧,底部果枝与主茎夹角大,株型呈塔形,第一果枝节位7.0;铃壳薄,吐絮肥畅,单铃重6.2g,衣分40.3%,子指10.7g,霜前花率93.2%以上;抗枯萎病水平达HR级,黄萎病抗性为T级,棉铃虫抗性达高抗水平。纤维品质:上半部纤维平均长度30.3mm,比强度31.1cN/tex,马克隆值4.6,纺纱均匀指数为153.2。2010-2011年两年省区试产量平均结果:籽棉位居第二,霜前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均位居第一。 济5104适宜4月中下旬露地直播或套种,密度最好在2600株/亩左右为宜,旱薄地适当密植,高肥力地适当稀植;施足氮肥、磷肥、重施钾肥,后期补施盖顶肥或采取根外追肥2-3次;根据降雨情况配合化学调控,分别于现蕾后一周内、开花后一周内、打顶后3-4天内化控,具体化控剂量据降雨情况和棉株长势而定。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特别注意绿盲蝽的防治;加强中耕培土,促根下扎防倒伏,防早衰;根据天气及时排灌,保证丰产丰收。
[2017-07-04]
我院选育的玉米品种济糯13获得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我院玉米所选育的玉米品种济糯13喜获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为号:鲁农审2013016号。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17片,幼苗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绿色。区域试验结果:鲜穗采收期72天,株高251厘米,穗位114厘米,倒伏率0.3%、倒折率0.1%,粗缩病最重发病试点发病率为8.0%。果穗圆筒形,商品鲜穗穗长17.8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0.9厘米,穗粒数460粒,商品果穗率89.6%,白轴,鲜穗籽粒紫红色,果皮中厚。2012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抗弯孢叶斑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2012年鲜穗籽粒(适宜采收期取样)品质分析(干基):粗蛋白含量10.98%,粗脂肪3.72%,赖氨酸0.46%,淀粉55.62%,可溶性固形物(湿基)10.17%。在2011~2012年全省鲜食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收商品鲜穗3621个,亩产鲜穗859.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株左右,应与其它类型玉米品种隔离种植,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鲜食专用紫糯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2017-07-04]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召开2014年度工作交流会
2014年5月16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对接岗站2014年度工作交流会在济宁市农科院召开。河北农林科学院的张孟臣研究员、安徽省级农科院张磊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存祥研究员等三位岗位科学家,济宁对接的沧州、徐州、阜阳、宿州、济南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以及济宁示范县的技术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济宁大豆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真研究员主持,李素真站长对济宁试验站三年的体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梁山县联络员王洪清代表济宁站示范县作了典型发言。其余的5位试验站站长分别介绍了各地的大豆生产现状,特别是黄淮麦茬夏大豆机械化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情况与想法,三位岗位科学家作了详细的分析、精彩的点评与最后的总结。随后,与会代表就体系任务执行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交流会的召开,促进了岗站、站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给济宁试验站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使济宁试验站对今年的体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打算,必将进一步提高试验站的工作水平,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017-07-04]
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来我院指导工作
3月4日上午,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家组来我院视察检查小麦区试工作。在我院李素真院长和市种子管理站苏遵鹏站长的陪同下,专家组对小麦试验田进行了仔细检查,详细了解墒情、播期、播量、播深等具体事项。专家对我院的区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成员有泰安市农科院院长吴科,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斯深,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副科长吕建华等。今年,除承担我省区试工作外,济宁农科院还承担着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冬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17-07-04]
马井玉研究员参加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大宗蔬菜体系济南试验站蔬菜新技术推介对接会
2014年2月27日,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大宗蔬菜体系济南试验站联合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开“蔬菜实用新技术推介、对接会”,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国家大宗蔬菜体系济南试验站团队成员,淄博市蔬菜系统有关技术人员和蔬菜合作社、种植大户等2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国家和省体系部分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新技术推介。我院副院长、省蔬菜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马井玉研究员作了“蔬菜田土壤消毒技术”讲座,受得了与会人员的欢迎。
[2017-07-04]
马井玉研究员赴兰陵参加兰陵(苍山)国际蔬菜
4月12日,第二届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在兰陵县农展中心开幕,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开展了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活动。 在活动现场,马井玉研究员等专家为农民现场解答生产技术疑难题,免费向菜农发放自己主编的《大棚番茄最新实用技术》、《大棚黄瓜最新实用技术》200册,生物农药300袋(瓶),农业科技资料、明白纸1000余份。受得了群众的欢迎。 活动开始前一天,蔬菜创新团队专家参观了苍山优质大蒜生产基地、苍山庄坞牛蒡生产基地、兰陵利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苍山现代农业示范园。
[2017-07-04]
马井玉研究员参加省体系创新团队绩效考评
4月2日,山东省农业厅与省财政厅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进行2013年绩效考评。团队首席专家、岗位专家采用PPT形式进行了述职汇报,各综合试验站负责人进行了书面述职。述职结束后,省考评组和创新团队其他成员为首席专家打分,首席专家和本团队成员进行了相互打分。 我院岗位专家马井玉研究员代表病虫害防控及质量控制岗位做了述职报告。团队成员紧紧围绕岗位实施方案制定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有效整合省内相关专家,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委托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评议结束后,省考评组分别单独听取了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负责人对团队建设、首席专家、团队成员的意见建议。
[2017-07-04]
马井玉研究员参加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情况调度会暨服务第一书记任职社区活动
2014年2月20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在临沂市沂水县召开2014年度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情况调度会议暨服务第一书记技术示范现场会,我院副院长、省体系蔬菜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马井玉研究员带领相关人员参会。省农科院副院长刘兆辉、省农业厅科技处处长姜卫良、副处长杨武杰、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刘开昌,临沂市农委、农科院及沂水县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蔬菜创新团队全体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骨干成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刘开昌所长主持,临沂市农委及沂水县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当地蔬菜生产情况,刘兆辉副院长作了重要讲话,姜卫良处长就蔬菜产业重大项目破题、丰富研究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彻底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蔬菜创新团队各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分别进行了工作汇报和交流。首席专家王淑芬先对各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点评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了如何发挥体系工作对蔬菜产业的技术支撑,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随后,与会专家到沂水县高桥镇第一书记任职社区开展技术示范与咨询服务,与当地菜农进行了广泛对接,就生产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示范并赠送了最新植保器械、自动授粉仪及200本蔬菜实用技术丛书。
[2017-07-04]
页次:74/75页 共 74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