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近日,山东省遭遇长时间大范围连续阴雨天气,给正处于出菇关键期的平菇等食用菌生产带来菌棒污染、病害高发、鲜菇滞销等多重风险。食用菌创新团队快速响应,深入兖州区、梁山县、金乡县、鱼台县等食用菌主产基地,开展专项调研与技术指导,帮助菇农减少损失,保障产业稳产和市场供应。
专家团队奔赴生产一线,走访兖州菲阳食用菌合作社、山东昇润禾、山东远洋及茸丽菌业合作社等代表性基地,实地察看了菌丝生长、原基分化和出菇状况。与菇农、技术人员深入交流,重点核查连续阴雨引发的菌棒杂菌污染、子实体生长不良、黄菇病发病率等指标,同步记录菇棚内温湿度梯度变化,精准锁定“高湿致杂菌滋生、低温阻出菇进程、采后保鲜难”等生产痛点。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专家团队现场制定以下技术方案:1、强化通风降湿:在雨停间隙务必抢抓时机进行强制通风,有条件的基地应启用风扇等机械辅助,降低棚内湿度。2、做好温度调控:通过夜间覆盖保温、白天通风等方式,将棚温维持在食用菌适宜的生长区间。3、科学防治病害:一旦发现病菇,立即摘除并带出棚外深埋;及时清理料面残菇,阻断病源传播并对菇棚环境进行消毒。在病虫害防治上,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必要时科学、安全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4、调整出菇管理:适当疏蕾,保障养分集中供应;对于已达采收标准的鲜菇,建议适时抢收。采收后的鲜菇需进行摊晾,去除表面多余水分,有条件的应立即进入冷库预冷。5、保障生产安全:重点检查加固老旧菇棚钢架、棚膜,疏通棚周排水沟,防止雨水倒灌和积水压塌风险。同时注意用电安全,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食用菌创新团队将持续跟踪效果,通过线上平台、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提供不间断支持,做到“天气异常,服务不停”,全力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守好群众“菜篮子”和菇农“钱袋子”。
(农业资环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