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棉花创新团队一线指导棉花采收期如何应对阴雨天气
【添加时间:2025/10/16 15:44:07】
入秋以来我省持续降雨,9月1日至10月12日,全省平均降水量250毫米之多,较常年同期(67.2毫米)偏多268%,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持续阴雨对棉花吐絮收获造成很大影响。
为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棉农收益,2025年10月12日,省棉花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联合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二部部长魏学文研究员、徐勤青研究员等省综合试验站团队,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宋宪亮教授、毛丽丽教授等育种岗位团队,到金乡棉花主产区,深入蒜棉两熟棉田,查看灾情,提出应对措施。济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蔡文良主任、吴玉川部长、金乡县棉花技术负责人申海防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专家组走进棉田,仔细查看棉株生长状态、观测棉花吐絮、棉铃成熟度及田间墒情情况,并向植棉户详细了解当前棉花收获进度、晾晒难题及受灾损失。总体来看,目前,大部分棉田土壤水分饱和、但积水不重;花烂铃显著增多,纤维颜色级和强力降低;套春棉已基本采收完成,因涝预计减产5%~10%;蒜(麦)后直播短季棉,因成熟期偏晚,阴雨降温造成棉铃发育受租、无法正常开裂吐絮,烂铃加重,预计减产10%~15%,损失较大。
针对当前情况,专家组建议:一是要尽快抢排散墒,沥水排湿,减轻渍涝影响。二是晴天及时采收,正常吐絮的棉花要及时晾晒,未完全吐絮的棉铃与黄熟棉铃可在晴天中午(气温23度以上),采用40%乙烯利喷洒处理,进行晾晒,以减少僵瓣花。三是对蒜(麦)后直播晚熟棉田,要抢抓停雨晴天时间,每亩喷施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0克~60克和40%乙烯利水剂150毫升~200毫升,促进脱叶催熟,同时添加杀菌剂防止烂铃。四是对已经采收完成的棉田要及时拔柴腾茬散墒,创造条件及时种植下茬作物。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