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普及推广农业科技 宣传弘扬农耕文化
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开展2024年科技活动周的部署安排要求,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举办了“普及农业知识,传承农耕文明”2024年农业科技公众开放周活动,开展了农业科普、现代农业、劳动实践、科学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6月1日,济宁市任城实验初中、任城试验小学、洸河路小学等80余名中小学生及家长走进农科院试验基地。在小麦实验田,感受风吹麦浪,找寻古谚中“小满十天遍地黄”的意境。通过参观农科院科技成果展厅、遗传育种实验室、组培实验室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同学们了解了传统农业知识、现代农业研究方向及重要农业科技成果。此次活动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的兴趣。 6月2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济宁一中任城校区共同组织开展了“逐梦沃野 乐学农耕”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近距离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的魅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霖讲解了小麦生长发育、新品种选育以及粮食安全等科学知识,亲自示范如何使用镰刀割麦及其技巧。只见大家躬身弯腰,左手伸开手掌拢着麦子,右手拿镰刀顺着麦根部割掉,然后轻轻向右转腰,刺啦!刺啦!面前的麦子就一堆堆儿倒在地里了。虽然汗流浃背,但伴随着蓝天白云的美景,学生们灿烂的笑容、随风摇曳的麦穗……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动人画卷。济宁一中任城校区团委书记高岩说,通过割小麦劳动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们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学生体会丰收喜悦的同时,又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作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济宁市农科院通过发放科普资料、制作科普视频、举办科普展览、开设科学课堂和组织农耕体验等一系列科普活动,让社会公众真正了解农业,让青少年走进科学,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助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普的深度融合。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06-10]
“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开展社情民意信息撰写专题辅导
为进一步提升界别同心汇成员履职质效和议政建言能力水平,6月4日,省政协“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开展社情民意信息撰写专题辅导,界别同心汇成员、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特聘专家、界别群众共计30余人参加。 市政协研究室宣传信息科科长颜霞、苏玉分别为大家做专题辅导,引用大量优秀案例,从认识、把握、撰写好信息工作以及社情民意大题分类等方面进行具体讲授,对撰写的选题要求、行文规范、注意事项等内容重点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通地为大家讲解。 市政协特聘专家、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卫国鼓励大家多关注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学习、多写多练、主动建言、努力献策。 牵头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表示,此次辅导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下一步将结合本职工作特点,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密切关注群众所思所想,利用好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平台优势,在参政履职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室主任黄令奇作总结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要紧密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瞄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聚焦社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 通过本次辅导,参会成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明晰了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与专业论文撰写之间的区别,掌握了撰写的技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发挥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优势,通过细致观察农业相关问题,反映基层民众的意见与呼声,积极投身到参政议政工作中。 会后,任艳云书记带领大家参观农科院科研创新有关工作,并详细介绍了小麦三夏生产工作进展。 (办公室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06-05]
甘薯创新团队到汶上、泗水、费县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目前,正是春甘薯生长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院甘薯创新团队先后到汶上、泗水、费县开展甘薯产业调研和甘薯生产技术服务活动。 5月23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成星及其团队成员到市派第一书记汶上县次丘镇、南站镇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活动,黄成星研究员对市派第一书记、种植大户及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作了“甘薯健康薯苗培育技术”专题培训。随后到汶上泽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华农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服务,向市派第一书记、企业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甘薯健康薯苗培育技术,并对甘薯病毒病防控技术给出了具体指导。 5月30日,团队成员到泗水县庞海波种植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了合作社甘薯水肥一体化种植田薯苗生长及用药情况,对甘薯大田生产下一步肥水调控管理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费县金满田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甘薯苗床期及大田种植期病害发生情况时,给予了防控技术指导,并对今年薯苗价格及销售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随后又到我院与临沂市农科院联合安排的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示范田甘薯生长情况,提出了具体的田间管理建议。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06-05]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召开2024年度示范县工作任务落实会
2024年5月31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召开2024年度示范县工作任务落实及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交流座谈会,进一步提升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推技术、提单产行动的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兖州区、郓城县、滕州市、梁山县、微山县5个示范县技术骨干、相关种企、种粮大户代表等30余人参会。会议邀请济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部部长吴玉川到会指导。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综合试验站站长、济宁市农科院玉米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蒋飞首先汇报了上年度济宁综合试验站任务考核情况和2024年济宁综合试验站各项岗站对接任务,对示范县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强调各示范县做好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培训宣传、技术服务等工作。会上各示范县针对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等情况进行经验交流。种企从如何打造本地种业强市,加强新品种研发与推广等进行交流,种粮大户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从品种需求、合理密植、水肥高效利用、植保化控等方面,与到会的育种、土肥及植保技术专家进行分享交流,提出了夏玉米种植机械化耐密高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卡点、难点问题。 下一步,济宁综合试验站将充分发挥好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平台优势,积极示范推广应用玉米绿色增产技术和产品,促进玉米全产业链条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玉米单产水平大面积提升。 (玉米研究所 供稿)
[2024-06-05]
市农科院全面部署“三夏”工作, 确保丰收在望
5月28日,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三夏”生产工作会议,对“三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强调全院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夏粮丰收。作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市农科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全力以赴支持和服务于农业生产。 闫璐院长指出,当前夏收夏种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全面梳理和加强各项措施,确保夏收工作顺利进行。要抓好农机具的调度和维修,确保农机具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行全天候、全区域化的监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责任落实到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确保夏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副院长翟红梅、李继存就小麦小区收获和“三夏”期间基地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并强调了对科研基地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安全。要求全院干部职工要深入一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参加会议的干部职工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院长的部署和要求,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夏粮丰收的基础上,实现全面丰收。 (办公室 供稿)
[2024-06-05]
我院离退休党支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5月29日上午,我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院组织人事处、离退休人员管理处有关同志参加活动。在院实验楼会议室,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新建传达了中共济宁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有关文件精神,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内容,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周均湖同志给大家上了一堂纪律专题党课。随后,大家集体参观了济宁党支部组织生活示范馆。 与会党员交流了党纪学习收获。大家表示,要全面学习、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用党纪党规校正思想和行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济宁组织生活示范馆,大家观看了党的一大到二十大光辉历程,一幅幅画面和图片,真实展现了济宁基层党组织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通过静心厅、党史厅、支部沿革厅、济宁党建厅、先进典型厅、党员厅、互动厅等9个展示厅的观看,感受党的红色记忆、经受精神洗礼,在时光回溯中汲取精神养分,迸发前进动力。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市农科院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也更加坚定了党员干部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意志。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推动市农科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织人事处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供稿)
[2024-05-31]
蔬菜花卉所到汶上、嘉祥开展“科技活动周”技术指导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2024年5月29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展之际,蔬菜花卉研究所到汶上、嘉祥县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汶上县次丘镇高里村瑞焕家庭农场,该农场的马铃薯已进入块茎膨大后期。据种植户反应,个别马铃薯植株出现叶片黄褐干枯,严重时整株植株枯死的现象。徐宝连所长经过仔细观察,判断是马铃薯常见病害——黄萎病,又称早死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种植过密、排水较差,连年重茬的地块易发生,植株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出现褪绿黄斑,随病情加重,整片叶片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最后全部复叶枯死但不脱落,根茎处维管束褐变,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黄萎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一旦侵染,全株发病难以防治,因此该病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种薯质量,播种前种薯用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1小时,同时避免重茬生产。 次丘镇孟庄村百亩春白菜长势喜人,已经进入成熟期。团队成员查看了白菜生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建议种植户及时收获销售,警惕降雨后白菜软腐病大面积发生。 次丘镇田庄村常年种植韭菜、芹菜、香菜、茴香等绿叶菜供应济宁市周边市场,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当地种植习惯和管理经验。徐宝连所长建议种植户改进做畦和灌溉方式,增加防雨遮阳措施,减少夏季热雨造成烫根、沤根、日灼等生理性伤害的发生,提高植株抗性,减轻病害发生,增加产量和效益。 嘉祥县疃里镇山药种植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种植品种为地方品种细毛长山药,其外形表面有细长毛根,有排列不规则的淡红色的斑点,与其他山药品种相比,干物质含量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肉质洁白如玉,质面香甜,适口性佳。团队成员查看了疃里镇三刘村山药种植基地,就水肥管理、搭架方式、管道种植、紫山药引种等问题与种植户进行了交流探讨。 此次科技服务活动围绕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面向种植户宣传讲授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有效推动蔬菜生产的规范化,促进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05-31]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专家刘站东研究员到济宁试验站开展轻简化水肥一体化技术调研与指导
5月20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战东和团队成员李迎受邀到济宁综合试验站兖州区百亩高产示范方进行玉米轻简化水肥一体化技术调研指导,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陪同考察调研。 刘战东研究员对增密高产增效示范方灌溉井、轻简化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使用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就当前大田水肥需求及施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对高产示范方水肥管理提供简易操作且可实现的技术方案。此次调研与技术交流,确定了夏玉米高产示范方轻简化水肥一体化技术实际生产实施操作细节,对不同土壤地块提出了相配套的技术指导方案。 我院将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为技术依托平台,积极示范应用玉米绿色增产技术和产品,为进一步提升玉米单产水平,推进农业全链条绿色发展集成熟化本区域夏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建设高标准耐密抗逆高产节本增效百亩示范方,促进我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玉米研究所 供稿)
[2024-05-30]
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雨一行到我院参观指导
2024年5月23日,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雨、市统计局驻任城区长沟镇水牛陈村第一书记高义侠、赛玖(山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涛一行到市农科院参观指导,并就新型微藻肥料产业化推广应用进行了探讨交流。 田雨副院长一行参观了市农科院科技展厅,听取了市农科院科研平台建设、作物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情况介绍,肯定了市农科院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新型微藻肥料项目负责人李世涛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微藻肥料项目的产品研发,试验示范等情况,与我院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栽培管理等相关专家针对新型肥料的产品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05-30]
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 开展中草药调研、技术服务活动
5月25日,值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之际,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联合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到嘉祥县、任城区开展济菊、金银花等中草药种植调研服务活动。 济菊又称嘉菊,具有花大色白、香气浓烈、药效极佳的鲜明优点,曾是我国八大主要药茶两用菊花之一。在嘉祥县朵云清济菊生态有机种植基地,团队成员详细查看了解了济菊生长、有机种植和管理、菊花采摘加工等情况;在加工车间就菊花筛选、微波杀青、烘干温湿度控制、包装销售等事项进行了调研交流。在嘉祥县马集镇上华林村查看了紫锥菊、祥菊、芍药的在田生长情况,与种植户就中药材种植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市场行情等情况进行了交流。 任城区安居街道汪西村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100余亩,带动群众自主种植50余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去年,该村大力发展金银花深加工特色产业,建立了小型加工车间,购置萎凋、烘干、揉捻等加工设备,研发生产了金银花绿茶、黄茶、红茶、花蕊茶等产品,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路子。今年部分金银花因蛴螬危害而出现枯萎死亡现象,受害严重的地块,建议秋季深翻整地,使用白僵菌等生物安全药剂处理土壤,选取健壮种苗种植,注意地块过旱、防涝,加强剪枝整形,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 青钱柳性味苦、辛、平、归肺、肝经。青钱柳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功能。青钱柳喜光,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是深根性树种,主产于我国南方地区。任城区安居街道青钱柳种植基地多年前引进江西、贵州等地种质资源进行驯化繁育试验种植。在种植基地,实地查看了育苗生产状况,就青钱柳的育苗管理、推广种植、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此次技术服务活动,以宣传农业科技、推广中草药种植技术为主题,围绕种植户所求、所需、所想,认真解答种植户在生产中遇到的病虫草害、良种选用、科学管理等问题。通过与农户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有效推动中草药的生态化、规范化种植,促进中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4-05-29]
页次:16/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