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述”说精彩 聚力前行 我院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述职考评会议
2024年1月12日下午,我院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述职评议会议,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出席并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负责人及优秀青年人才参加会议。 会上,院属20个单位或部门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第四季度工作实际情况,以PPT形式对第四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和下步工作计划进行了展示汇报,院领导及青年代表结合各单位负责同志的述职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了评议,并现场打分、排出位次,为优秀单位颁发 “流动红旗”。考评结果将与年度考核挂钩。 任书记对本次述职评议会给予了充分肯定,2023年是农科院工作谱写精彩奋斗篇章的一年,各单位在工作汇报中全面展现了亮点成就和经验做法,深入分析了短板弱项,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思路举措和意见建议,希望2024年各单位创新工作思路,踔厉奋发,再创佳绩,推动我院各项工作。 (组织人事处 、办公室 供稿)
[2024-01-22]
我院甘薯创新团队到邹城市开展产业调研和技术服务活动
2024年1月5日,翟红梅副院长带领甘薯创新团队黄成星、段成鼎研究员到邹城市石墙镇、峄山镇开展产业调研和技术服务。 在石墙镇黄金村举办的座谈会上,调研组集中听取了邹城市派石墙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关于强村富民的工作汇报,黄金村等驻村第一书记就目前帮扶情况逐一进行了发言。随后,调研组实地考察黄金村正在建设中的百果园、车路口村红长青农业种植园,立足镇村实际,提出了“发展特色作物种植,着力打造邹城市石墙镇特色农业”的工作建议。翟红梅副院长表示,市甘薯创新团队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助力石墙镇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甘薯,把特色甘薯逐步发展成具有石墙特色的种植产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村民增收致富。 随后,调研指导组实地到峄山镇山东圣鸿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保护地甘薯育苗技术指导,就当前保护地甘薯育苗中种薯消毒、排种密度及保温措施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我院专家通过调研交流、现场答疑、一线指导等方式,为市派第一书记帮扶村和有关种业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为强镇兴村富农积极探索新路径。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01-10]
我院水稻团队专家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 讲解“鱼台大米”
鱼台县是名副其实的“北国江南·鱼米之乡”,鱼台大米也因其绿色生态、健康优良的品质而香入万家。好吃的大米是如何种出来的呢?2024年1月4日,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济宁水稻产业服务团团长黄信诚研究员和团队成员高发瑞,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农业大师课》栏目,进行现场直播,讲述好吃的“鱼台大米”是如何种出来的,以及产业服务团开展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开展的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水稻测深施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节目组现场连线了服务团服务对象----济宁绿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持人对负责人进行了现场采访,一起探讨鱼台大米如何在科技服务中赢得市场。 目前,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济宁水稻产业服务团累计筛选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11个,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济儒稻1号 ,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等三家机构评鉴为优良食味品种。该品种抗病好、米质优,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目前已在济宁地区推广5万多亩,2023年水稻品种济儒稻1号作为“苗头性品种”列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推广农业新技术10余项,建立示范基地1.3万亩,举办技术培训班36期,带领外出参观学习17次,培训技术人员1200余人次。化肥减少施用2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15%以上,农药减少使用15%以上,提高了稻米品质和水稻产量。 山东乡村广播融媒体、山东电视农科频道《种地宝典》抖音、快手号对节目进行了同步直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研基地服务中心 信息所 供稿
[2024-01-10]
党建引领兴产业,科企合作促发展 -我院与梁种世家种业开展党建对接活动
1月5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副院长李继存带领我院小麦、玉米、大豆等相关专家团队赴山东梁种世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党建对接活动。 在公司董事长梁红涛的陪同下,专家团队一行实地参观了梁种世家良种繁育基地、科技成果展厅、生产加工车间,详细了解了公司科研及经营现状。随后,双方在梁种世家党支部活动室开展党建联谊座谈。梁种世家党支部书记王红旗介绍了公司党建情况。任艳云书记对党员在联系群众和企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梁红涛董事长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并结合此次活动提出企业需求。双方人员就新品种选育、科研成果转化和科企合作方式开展了深入交流。 近年来,市农科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在立足本职,搞好科研创新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区域产业的理念,以党建工作为基石,以“党建+”模式引领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党建对接活动将充分发挥科企协同优势,切实把科技助企落到实处。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4-01-08]
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第一届中国甘薯大会(郑州) 推介我院甘薯新品种
2023年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暨第一届中国甘薯大会于12月22-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全国多个省市的甘薯种植户、种薯种苗单位、农资企业、机械厂家、甘薯加工和销售企业的相关代表参加了博览会。 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了此次盛会,布置了我院展台,宣传和展示了我院选育的9个甘薯新品种。众多育苗企业、种植大户以及甘薯生产加工企业到我院展位前进行咨询,我们进行了认真介绍了我院选育的齐宁系列甘薯新品种,并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济宁市泗水县农业农村局、济宁金藤薯业、邹城灵丰薯业等种薯种苗企业参加了本次会议。 这次会议全面推介了我院近年来选育的甘薯新品种为,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为我院下一步甘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01-04]
2023年济宁市农科院“农科讲坛”学术交流回顾
为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氛围,增强业务技术能力,更好服务区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自2019年开始,市农科院连续5年开展“农科讲坛”学术交流系列活动。2023年,市农科院邀请专家学者、组织院内科技人员举办“农科讲坛”学术交流活动10余期,报告交流内容涵盖农业经济政策、育种、栽培、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涉及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花生、棉花、马铃薯、苹果等粮食、蔬菜、林果作物以及牛、羊等畜禽。 2023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翟红教授系统讲授了甘薯遗传转化体系、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体系,分子标记开发技术体系建设等学术前沿知识,在分子标记、基因挖掘、特异种质材料创制等方面讲授了具体方法手段,为我院科研人员了解科研前沿信息、掌握先进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2023年11月市农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研究员全面梳理讲授了党的农业农村领域政策文件资料,分析了党在农业农村的政策演变及趋势,我院科研技术人员系统了解了不同时期党在农业农村领域政策的背景及趋势,增强了农业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和针对性,为下一步我院凝心聚力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蒋飞等10余位学科带头人或主要技术人员结合多年来育种、栽培、植保、生物技术等科研工作经验,系统讲述了专研科研成果的心得体会,刘洪冲等3位年轻同志结合在学校学习的科学知识,分析了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的想法和计划,展示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信心与风采。通过本年度学术交流活动,广大科研人员增长了知识,开阔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2023年学术交流活动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获得圆满成功, 为下一步科研创新发展积聚了力量、增强了活力,2024年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农科讲坛”将紧紧围绕农业科研创新与服务、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有目的地拟定题目,邀请大专家教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科学素养,为农业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01-04]
我院获山东省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表扬山东省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的通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获评“山东省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在省、市科协的支持指导下,我院紧密围绕济宁市农业发展需求,充分展现科技工作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担当,先后组建了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济宁我院分队、济宁我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倾情“三农”志愿服务队和济宁我院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农业科普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活动。我院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走进农科院大课堂”、“乡村振兴科技培训”、“品种观摩与技术示范”等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济宁日报》、济宁广播电视频道、济宁新闻网等媒体常态化进行农业科普相关报道。在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技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4月,市农科院被山东省科协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任艳云特色蔬菜科普工作室、科普实践中心等平台的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青少年科普、科学家精神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01-04]
我院济儒麦24、济儒麦25小麦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
2023年12月28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对山东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审定通过46个小麦新品种的通告,其中我院小麦所选育的济儒麦24和济儒麦25通过审定。 济儒麦24(原代号济农CH06),审定编号:鲁审麦20230012。该品种是济宁农科院以小麦品系良星619为母本,徐麦9169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4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型半紧凑,苗色中绿,叶片上冲性好,抗倒性好,熟相较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增产4.55%,生育期229天,株高80.9厘米,亩最大分蘖86.4万,亩有效穗42.6万,分蘖成穗率48.1%;穗型长方形,穗粒数38.8粒,千粒重46克,容重79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抗病性较好,抗寒性1级。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容重816.5g,蛋白质含量12.8%,湿面筋29%,沉淀值27.5ml,吸水量59.3ml/100g,稳定时间3.5min,面粉白度77.5。 济儒麦25(原代号济农Y42),审定编号:鲁审麦20230012。该品种是以山农2149为母本,良星61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5属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冲,抗倒性好,熟相好。株高78厘米,有效穗数40.0万/亩,成穗率43.4%,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穗粒数35粒,千粒重43.3g;该品种2020-2021年、2021-2022年参加山东省旱地区试,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增产4.15%,2022-2023年参加山东省旱地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5.60%。田间表现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和高抗茎基腐病。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为:籽粒蛋白质含量13.1%,湿面筋30.2 %,容重810g/L,沉淀值31.0ml,吸水量63.4 ml/100g,形成时间3.8min,稳定时间,5.3min,面粉白度75.5。 十四五以来,我院小麦研究所培育出济儒麦19、20、22、24、25五个小麦新品种已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济儒麦系列新品种具有稳产丰产性好,抗倒抗病抗逆性高,籽粒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农户喜爱。下一步将在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方向持续发力,争取在优质高产和肥水高效品种选育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提高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优良品种,为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作用。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4-01-02]
为冬季蔬菜安全生产,我们在行动
2023年12月28日,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副所长刘艳芝带领技术人员,会同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闵祥忠、邹城市农业服务中心蔬菜技术推广部部长王夫同、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凯先后到邹城市北宿镇西落陵村黄瓜种植基地、邹城市郭庄村蔬菜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对温室蔬菜的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在北宿镇西落陵村种植基地,黄瓜叶片由于受到前期低温影响,叶片不舒展,叶尖下垂,叶片颜色普遍变浅,属于轻微冷害,在温度恢复后,不会影响生产。在郭庄村的番茄种植棚内,番茄长势良好,基本没有受低温影响,种植户根据市场行情及茬口安排,不同时期种植了3棚番茄,定值最早的番茄目前处于结果期,第一穗果已膨大并开始着色,定值最晚的番茄目前处于苗期。针对如何加强冬季日光温室的管理,技术人员建议:控制浇水量和次数,寒冷和寡光照的天气尽量不浇水或浇小水,减少棚内湿度;做好棚前帘保温,温度回升后再通风,做到晚通风、早盖棚;连阴天气,如果温度不是太低,可以晚揭、早盖棉被,棚内蔬菜见光,避免植株退绿黄化;针对温室蔬菜容易发生的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避免严重病害带来的损失。 这次基层服务,不仅给蔬菜种植户送去了技术,更加强了市农科院与县市区农业推广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促进济宁地区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01-01]
鲁渝合作 情系三农——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院赴我院开展科技协作交流
12月19日,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智念携本院蔬菜团队、杂粮团队一行5人来我院开展科技协作交流。在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陪同下,李智念副院长一行参观了我院试验基地、科技成果展厅。随后,双方就科技协作进行座谈。副院长李素真、李继存,办公室、蔬菜花卉研究所、经作所、农产品加工所相关人员出席座谈会。 会上,李智念副院长就学科设置、科研现状、服务生产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任艳云书记就科研平台建设、重点发展方向、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双方人员就蔬菜、大豆、花生等作物的育种、项目申报、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下午,李继存副院长陪同李智念副院长一行到嘉祥县华亚、秋收、圣地、圣祥等大豆种业企业开展实地考察。考察组参观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仓储中心、加工车间等。三峡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感叹于嘉祥县大豆种业企业在品种选育、种子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成就,初步确定了种质资源交流、成果转化合作意向。 通过交流,两院相互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为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3-12-26]
页次:23/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