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甘薯科技服务团队到泗水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2023年5月18-19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应泗水县委人才办公室邀请,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委会会长、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马代夫研究员,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岗位团队成员侯夫云研究员、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成星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等一行5人组成科技服务团队,参加“济宁市科技服务周暨泗水县人才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泗水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5月18日,科技服务团队赴泗水海波薯业种植合作社,深入育苗大棚、田间地头,贮藏库等开展甘薯种薯、种苗质量调研,普及甘薯水肥一体化及绿色防控种植技术知识,并向种植合作社赠送《甘薯基础知识手册》、《甘薯品种与良种繁育手册》、《甘薯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手册》等系列技术类图书。 5月19日,在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公司高管陈清春、张亮、李广华等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公司介绍了目前生产经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专家从种薯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专家团考察了公司育苗基地及加工车间,专家对公司的种苗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加大淀粉型甘薯健康种薯生产,为公司加工产品提供原料保障,实现甘薯产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促进甘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3-05-26]
乡村振兴 科技先行—玉米所科技活动周助农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加快实施种业振兴创新攻关行动、加快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5月23日,值我院“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之际,院玉米创新团队人员联合邹城、嘉祥县玉米种植技术骨干,到济宁市经开区疃里镇开展科技宣传推广服务。 济宁市玉米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蒋飞和团队成员察看了当地春播鲜食玉米济糯23的田间长势,该品种是我院2021年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具有抗倒、耐热、密植的特性;针对春播鲜食玉米讲解了高产高效栽培、适时防病、适时收获等技术,并就春播玉米种植等方面的问题与群众进行了现场答疑和互动。 周边合作社、种植大户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通过提高群众种植鲜食玉米的管理技术促进了种植积极性。 (玉米研究所 供稿)
[2023-05-26]
资环与植保所开展食用菌、蔬菜产业科技服务活动
2023年5月24日,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科技服务团队到邹城市开展科技服务活动,邹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全程参与科技服务活动。 科技服务团队首先来到邹城市香城镇郭桃园村开展技术咨询,向农业公司、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种植户等宣传讲解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菇棚预防性用药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现场发放菇棚预防性用药技术、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甘薯育苗技术、常见农药药害与防控技术等技术资料和粘虫板等病虫害防治物资。 科技服务团队一行随后来到邹城市大束镇山东友泓生物公司、邹城市食药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了企业香菇生产现状、羊肚菌设施栽培和市场销售情况。针对企业技术人员反映的香菇菌棒补水、栽培棚内空气湿度控制等问题,科技服务团队提出了指导建议。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3-05-25]
走进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
根据《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国科函才〔2023〕65号)、《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宣字〔2023〕13号)和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按照省级科普基地管理要求,积极开放济宁市农科院科研示范基地,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 5月21日上午9点,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和济宁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们依然准时来到市农科院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志愿者带领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农科院科技成果展厅、组培实验室(炼苗区)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在科技成果展厅认识了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等颜色各异的种子,“同学们,你们知道农作物的种子是怎么选育出来的吗?”,志愿者赵云为青少年们讲解了农业新品种培育的故事,“培育一个新品种,最快也要8-10年的时间,每一粒种子的背后都凝聚了农业科技工作者无数的汗水、坚守和奉献”;在组培实验室参观了“瓶子里的植物”,志愿者范建芝生动讲解了甘薯脱毒快繁的有关知识;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数以万计的种子可以保存长达十年之久,同学们纷纷感叹农业科技的强大,现场志愿者对学生们的问题做了详细讲解。 参观结束后,师生与家长们来到二楼会议室,志愿者为学生们播放了小麦、大豆、大蒜和马铃薯的科普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种子生长的全过程,感受科研的奥秘和魅力。进而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希望能培养青少年投身科技兴农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 下一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依托科研资源优势,持续开展青少年农业科普研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3-05-24]
2023年度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会议在济宁召开
5月21日,为进一步推进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度工作,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做好2023年山东科技活动周农业科技科普工作的通知”精神,2023年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及田间观摩农业科普会议在济宁召开。省小麦体系首席专家孔令让,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李月圆,各市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共3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21日上午,专家团队前往我院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观摩。专家们首先实地考察了小麦体系水浇地组及旱地组品种比较试验,查看小麦长势情况,参观了基地机械库,闫璐院长向各位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专家团队对我院试验基地建设及试验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后举行了省小麦体系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推进座谈会议。会议由首席专家孔令让教授主持,李月圆副处长致辞。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介绍了我院科研发展及人才队伍基本情况,闫璐院长介绍了济宁市小麦生产水平及济宁综合试验站工作情况。4位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对生产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技术难题做了发言。岗位专家石岩教授针对新型经营主体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并对当前小麦生产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鞠正春研究员围绕我省今年小麦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产量结构方面对我省小麦今年的产量进行了预测,预计今年我省小麦将会再次获得丰收。专家们就今年小麦生长情况及生产管理技术展开深入的交流讨论,会议气氛热烈,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收益颇丰。 首席专家孔令让教授作总结发言,对2021-2022年度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参与的山东省科技壮苗活动、冬季春季苗情考察及田间管理指导等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向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的敬业奉献表示衷心感谢。同时部署了小麦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下一步工作,孔令让教授提出,今年要继续重视条锈病的防控工作,各位专家要积极深入田间一线,加强小麦生育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做出贡献。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3-05-23]
我市启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年活动--市农科院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同步举行
为全面实施“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展示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5月18日上午,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年正式启动。市农业农村局、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市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有关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市农科院闫璐院长主持。 启动仪式上,济宁高新区管委会领导致欢迎辞,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作了题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讲话。任艳云在讲话中指出,市农科院作为现代农业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单位,紧紧围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团队、科创平台、产业服务五大提升行动,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服务三农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绩。市农科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加快实施种业振兴创新攻关行动、加快农业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创新推广、加快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科技服务活动,努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服务党委政府、服务农业企业、服务农民群众,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上,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小麦创新团队、农业专业合作社代表依次作了发言,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程高岫同志作了总结:近年来,我市各级科研院所、推广机构、服务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等在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效益。形成了许多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当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面临者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深刻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从建设农业强市的大局来谋划和推进,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全力破解容易被“卡脖子”的短板和弱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最后,程高岫宣布: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年正式启动。 与会人员前往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及济宁国家高新区王因镇后竹亭村,现场观摩交流了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工作成效、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济儒麦19号田间长势。 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年活动期间,市农科院科技活动周与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联动进行,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采取田间课堂、群众座谈、院内院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推广,奶牛布病检测及技术宣传,大豆、大蒜辣椒专题培训,食用菌、蔬菜产业科技服务,科普活动宣传等多项活动。提升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的种养殖技能和科学素养,锻造农业人才队伍,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强市建设提供支撑。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160余人参加会议。 (办公室 供稿)
[2023-05-20]
山东省芦花鸡产业服务团开展技术服务
5月16号,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济宁市芦花鸡产业服务团团长楚惠民正高级畜牧师、团队成员汶上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孔爱云研究员到汶上芦花鸡无公害散养基地、济宁熙乐经典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夏季技术服务活动。 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热应激对于养鸡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无论是雏鸡、肉鸡还是蛋鸡,在这个季节都应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在汶上芦花鸡无公害散养基地与基地张经理交谈了解养殖情况,实地查看鸡的状态,提出一些建议:要提供给鸡群高质量的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的季节鸡群给料要少喂勤添,防止发霉变质,可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早晨、傍晚多给料 ,要特别注意发霉的饲料绝对不能喂;要把饲料配方作一些调整,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饲料中可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热应激缓冲剂,此外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药来缓解或治疗热应激;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在济宁熙乐经典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徐杰经理就新鸡舍选址建设、规划布局、鸡舍内设备安装等问题进行深入座谈。 济宁市芦花鸡服务团建立常态化技术服务机制,努力提升产业团队技术服务的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为芦花鸡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3-05-18]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 梁山示范县进行调研与技术交流
为更好地完成国家大豆产业技术济宁综合试验站工作任务,5月16日,李素真站长带队到梁山县进行调研并与示范县团队新成员进行了技术交流。梁山县农技中心王目珍主任及农技、种子、植保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加交流。 李素真站长简单介绍了近年来体系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强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聚焦大豆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开展大豆新品种选育、高产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梁山县有较好的大豆种植传统,是大豆种子重要的繁殖基地,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为济宁大豆种业做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梁山县按照体系任务安排先后开展了适宜免耕覆秸大豆新品种筛选、种衣剂拌种、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高产创建等工作,为当地大豆产业发展、产量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免耕覆秸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户的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产量提高近10%。2023年,梁山县作为国家大豆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县,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要求,从品种选择、播种质量提高、合理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完成好今年的工作任务。王目珍主任表示,梁山县配备了农技、种子、植保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服务大豆生产,将严格按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安排和任务要求,尽职尽责完成好工作,力争梁山大豆单产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参加交流的人员还一起考察了后孙庄良种场、干鱼头良种场及馆驿镇大豆种植基地,并取土壤样品做大豆胞囊线虫筛查。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3-05-17]
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来我市指导夏播育秧工作
初夏时节正值水稻种植户抢抓农时集中育秧,为科学指导全市育秧工作,5月16日上午我院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水稻产业服务团邀请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褚栋教授到鱼台、任城部分新型经营主体调研指导水稻育秧工作。我院水稻产业服务团团长黄信诚一行4人参加调研。 专家一行先后参观了鱼台润农种业公司和任城绿健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和水稻叠盘暗出苗现场,询问了种子质量、浸种药剂种类、秧田规划等问题。褚栋教授总结到,“秧好半熟稻”,发展集中育秧并配套机械流水播种、暗化催芽等技术,可大幅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培育标准一致的状秧。黄信诚团长对种植户秧田规划和大田规模提出了精准建议,并指出今年将在我市继续推广优良食味稻米品种、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绿色植保防控技术,为我市水稻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我院服务团为种植户免费提供了400多斤优质稻种和特色食味地瓜苗。 我院水稻产业服务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国家、省专家沟通,开展联合技术指导服务活动,为我市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供稿)
[2023-05-17]
省薯类产业体系济宁试验站 举办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会
2023年5月4日,山东省薯类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所所长徐宝连研究员到邹城市唐村镇开展春拱棚马铃薯生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唐村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技人员及蔬菜种植户9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 邹城市唐村镇的马铃薯种植面积1万余亩,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以春季拱棚为主,大多数采用二膜、三膜和四膜覆盖种植方式。针对唐村镇马铃薯种植生产实际,徐宝连研究员从地块和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方面详细讲解了春拱棚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着重讲述了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黑胫病、疮痂病、病毒病的表现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具体措施。此次培训会内容全面、详细,从马铃薯种前准备到收获各个生产环节都有细致的讲解,为马铃薯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唐村镇蔬菜产业尤其是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3-05-12]
页次:30/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