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喜报∣我院荣获全市“两优一先”荣誉表彰
7月1日,在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上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市农科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严的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农科特色,党对科研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2022年,全院主持或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4项,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励12项,发表论文25篇,授权专利22项,新品种培育、绿色高效栽培模式、新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6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在全市培养科技带头人3000余人,组织3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鲁渝协作”技术服务及援疆工作,多形式培训人员21000余人次,有力支撑了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等;2022年2月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22年11月获得“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2023年3月,被中共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济宁科技创新先进院所”称号。 在党的102周年华诞之际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获此殊荣,既是对我院党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我院将以此次表彰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信念、担当作为,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勇攀高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组织人事处 供稿)
[2023-07-02]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领导专家一行到我院考察交流
6月21日,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任传猛一行到我院考察交流,我院院长闫璐、副院长翟红梅等陪同考察。 任传猛一行,首先到高新区黄淮海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闫璐院长详细介绍了我院试验基地建设情况及农机配备和试验开展情况;任院长一行同我院领导和技术人员就农机的配备和使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基地考察结束后,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领导专家一行同我院领导和专家在东二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任院长简要介绍了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历史变革及发展情况,并提出这次活动交流学习的方向和目的。闫璐院长根据客人的要求,详细介绍了我院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开展情况、科研成果及转化应用情况,双方就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成果转化资金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两院间增加了了解,双方相互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将在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3-06-30]
昔日塌陷地,今日变良田—我院水稻创新团队开展采煤塌陷地恢复再利用工作
6月25日,在第33个全国“土地日”之际,我院水稻产业创新团队济宁综合试验站黄信诚站长,深入嘉祥县梁宝寺镇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水稻插秧现场,指导推动采煤塌陷地恢复再利用工作开展。嘉祥县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督察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张先华,嘉祥县委组织部、梁宝寺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在插秧现场,黄信诚站长对前期塌陷地的整地、育秧等准备工作以及水稻秧苗品种、产量及市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解了水稻全生育期管理技术要点。并表示水稻试验站的职责就是服务当地政府、服务当地产业、服务当地农民,将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稻米丰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稻田+养鱼+养鸭+养蟹”综合种养模式,一水两用、一田两收,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张先华对水稻产业创新团队专家的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采煤塌陷地恢复再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是惠民生、促发展的实事要事。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扛牢主体责任,坚持高标准谋划,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推进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水平。要加强统筹协调,组建乡村振兴专家团,为塌陷耕地再利用提供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地恢复再利用项目建设。希望专家经常到嘉祥指导工作,为采煤塌陷地治理、水稻育种、田间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供稿)
[2023-06-30]
甘薯创新团队到山亭区开展甘薯产业需求调研,并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薯)建设进行指导
2023年6月6日,甘薯创新团队一行2人到枣庄市山亭区进行甘薯产业需求调研,并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山亭示范县团队成员进行了技术交流,山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闫国强、副主任曹贻平参加了座谈。闫国强主任对山亭区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黄成星站长介绍了近年来甘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在山亭区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随后,到枣庄德丰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产业调研,曹广锋董事长对公司甘薯地瓜枣加工用品种提出了品质方面的需求,黄成星站长建议企业与有关院校合作建立新产品研发实验室,以满足企业加工需要,并提出在有关试验收获后向公司提供几个新品种薯块进行加工试验。 下午,到山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薯)建设依托单位山亭百味食品有限公司考察,实地考察了甘薯新品种展示田、新建的3000吨甘薯贮存窖及正在建设中的组织培养室和智能温室。专家团队对现代农业产业园下一步建设及今后如何充分利用号新建贮藏窖、脱毒组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3-06-12]
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送科技到田间地头
为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要求,宣传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蔬菜花卉所响应院科技活动周的号召,根据院党委精神,开展送科技到田间地头活动。5月26日,蔬菜花卉所所长徐宝连邀请泗水县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推广科科长亓瑞彤、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技术推广部部长王夫同、曲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科科长宋尚龙和院蔬菜花卉所团队成员到泗水县、曲阜市进行科技服务活动。 徐宝连所长一行先后到泗水县圣水峪镇涝沃村、王家沟村、星村镇南陈家村、曲阜市尼山镇南辛南村对西瓜、南瓜、茄子、黄瓜、马铃薯、番茄等蔬菜进行了田间调研,并进行了技术指导。 在泗水县圣水峪镇涝沃村,瓜农种植了地膜覆盖西瓜,专家们根据西瓜目前的生长时期,跟瓜农针对西瓜授粉、座瓜后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在泗水县圣水峪镇王家沟村,村书记张福海种植的几十亩贝贝小南瓜品种:该品种品质优良、口感好、市场前景广阔、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价格较高、亩收益达1万多元。该村采用陆地爬秧种植模式,正处在坐瓜的关键时期,徐宝连所长指出:坐瓜之前,避免肥水过多,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坐瓜;坐瓜后,要加大肥水,促进瓜的膨大。在该村新建温室内尝试西瓜与茄子间作模式,采用两行西瓜一行茄子的种植模式。刘艳芝副所长指出,该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是行距太小,两行西瓜吊蔓后,影响茄子的生长;另外滴灌安装在茄子沟内,影响后期茄子的管理;如果想利用此模式,需要加大行距。 在泗水县星村镇南陈家村,徐宝连站长一行查看该村马铃薯地块,与村党支部书记夏理房和种植户详细了解今年马铃薯的种植、产量、价格以及销路等情况。该村今年土地流转600多亩马铃薯地块,地膜覆盖,6月15日左右收获,种植加工订单品种大西洋,预计亩产量达7000~8000斤。徐宝连站长提出:目前是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温度逐渐升高,这阶段马铃薯需水量最大,根据墒情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马铃薯地下块茎的快速膨大;根据订单的要求,薯块150克以下,应当加大种植密度;实行轻简化种植,提升机械化水平,减少用工,实现节本增效目的。 在位于曲阜市尼山镇的山东虹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们参观了该公司的黄瓜种植大棚,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全年种植黄瓜,实现黄瓜的周年供应。由于大棚连年种植,导致根结线虫发生严重,影响黄瓜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刘艳芝副所长过前期对此企业进行调研,目前已联合蔬菜产业体系病虫害岗位专家对大棚病株采样,选择拮抗菌株,制定防控根结线虫方案。 在位于曲阜市尼山镇的儒源小镇,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基地的番茄种植大棚,该基地种植的番茄品种为德瑞特品种,属于口感西红柿,主供市区商超。徐宝连所长根据番茄的生长情况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番茄进行疏果,每个果穗保留3-4个果,过多会影响果的商品性;二是铺设园艺地布,针对行间杂草问题,建议铺设园艺地布,可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节省劳动力。 蔬菜花卉所此次“科技活动周”的科技服务活动,加强了市农科院与县市区农业推广部门的合作交流,了解了农民种植蔬菜需要哪些技术,使科研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把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济宁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3-06-01]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 开展“科普服务活动进基层”活动
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山东科技活动周农业科普工作通知要求,结合济宁各县市区牛产业实际情况,为更好防控人畜共患病—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避免动物疫病对人的传播,5月19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联合济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赴山东万祥牧业有限公司开展奶牛布鲁氏杆菌病检测与防控知识宣传活动。 山东万祥牧业有限公司位于嘉祥县仲山镇,目前奶牛存栏1020头,一直采用自繁自养模式,期间为扩群在澳大利亚引进一批奶牛。专家们首先对420份奶样,用牛布鲁氏杆菌病抗体快速检测试纸现场逐一进行了检测,并采集了130头后备牛及干奶牛血样做实验室检测。检测完成后专家们现场对牛场养殖人员分别讲解了布病的传播途径、感染主要症状、对人产生的危害及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接生和流产处理时,要全程佩戴手套、口罩,及时消毒,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性传播;在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用未经消毒的生鲜奶及加热不彻底的肉制品,如出现发热、多汗、瘦弱、乏力、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查治疗;并发放布病防控宣传小册子,以便于及时学习查阅。 通过此次科普服务活动的开展,使牛场从业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布病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效提高了布病风险防范意识。济宁综合试验站也会将布病检测与防控宣传作为重点工作持续进行下去,为济宁市牛产业养殖环境的净化与健康持续发展尽一份科技力量。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3-06-01]
我院在邹城市举办甘薯、花生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培训 暨现场观摩会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按照我院《关于开展“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要求,2023年5月25日,院甘薯、花生创新团队联合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在邹城市城前镇靑邑村举办了“甘薯、花生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团队、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山东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甘薯、花生产业发展创新团队专家成员、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和城前镇甘薯种植户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甘薯、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高产示范田;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张海燕研究员就甘薯、花生水肥一体化栽培品种选择、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做了田间课堂培训,并现场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 本次甘薯、花生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的举办,加快了我市甘薯脱毒薯苗+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贮藏增值及花生高质高效品种+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创新了甘薯、花生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我市甘薯、花生生产实现高质高效。 (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
[2023-06-01]
我院大豆、棉花创新团队到嘉祥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的部署要求,充实“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内容,2023年5月26日,我院大豆、棉花创新团队在嘉祥县举办科技服务活动。 上午,大豆创新团队组织召开大豆高效育种技术专题培训会,对20余家大豆种企技术负责人进行育种技术培训。培训会由嘉祥县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悦成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李英慧研究员、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良君部长、济宁大豆试验站团队成员周延争高级农艺师分别就“大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应用”、“大豆转基因育种技术”、“大豆常规育种技术及应用”进行专题培训。此次培训满足了新形势下种企自主开展大豆新品种选育的技术需求,种业科技人员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深刻认识了新时代种业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未来将努力践行振兴种业科技的种业梦、中国梦,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中展现种业科技人员新的担当、新的作为。 下午,棉花创新团队在嘉祥县乡情合作社组织召开短季棉蒜后直播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播种现场观摩会,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站长谢志华研究员介绍了我市蒜棉两熟发展情况,嘉祥县乡情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了田间机械播种演示。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3-05-29]
林果与中药材所开展中草药种植技术专题宣传推广服务活动
5月24日,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之际,济宁市农科院林果与中药材所、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联合泗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圣水峪镇涝沃村省派第一书记赴泗水县、邹城市开展中草药种植技术专题宣传推广服务活动。 泗水、邹城地处泰沂蒙余脉的低山丘陵区,属鲁中南山地丘陵药材产区,区域土壤、水热、光照资源优越,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常年种植金银花、丹参、皂角、酸枣、山楂等道地药材3万余亩。泗水县圣土农林金银花生态种植基地漫山遍野待采的金银花甚是壮观,近百名群众正抢抓农时采收金银花。泗张镇邢家庄村正在举办第一届金银花采摘大赛,该村采取合作社的模式发展金银花120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增收30万元,为群众增收10万元,成为强村富民的乡村产业。与管理负责人就金银花的采摘、加工、采后管理、市场价格、种植投入产出、品种选择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实地查看了华村镇南庄村的皂角基地、凤凰庄村明金种植专业合作社丹参基地、泉林镇青龙山村桑园、邹城湫水农业种植公司丹参、酸枣等在地中药材生长情况,就皂角林下种植药材品种、桑树综合利用、丹参防草等种植管理技术分享了经验,就进一步改进管理技术提高药材品质进行了探讨。 此次活动以宣传农业科技、推广中草药种植技术为主题,围绕当地中草药种植生产实际,与种植户面对面进行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生态防病治虫等多方面交流沟通,旨在推动中草药的生态化、规范化种植、提高种植效益,促进中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3-05-27]
“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揭牌仪式 暨“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委员悦读活动举行
“界别同心汇”是省政协重点打造的五大平台之一,是界别履职的一个新探索。为进一步发挥“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强市建设协商交流聚识平台作用,5月26日上午,在创建单位济宁市农科院举办“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揭牌仪式暨“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委员悦读活动。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明法,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程高岫参加活动。 李明法和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为“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揭牌。任艳云介绍界别同心汇前期创建情况及2023年度工作打算。其间,举行了“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委员悦读活动,任艳云带领委员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李明法传达了省政协“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就开展好“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聚识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一要提高对创建“界别同心汇”重要意义的认识。创建“界别同心汇”,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效能和优势的内在要求。通过委员搭建下沉性、开放性的平台,更好的发挥界别委员在界别群众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二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农业特色聚识活动。既要开展“4+X”聚识活动,做好“规定动作”,也要注重彰显农业界别特色,做好“自选动作”,把各项活动设计好、组织好,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把“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真正建设成为学习交流的园地、议政建言的平台、了解民生的窗口、凝聚共识的渠道,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强市建设。三要以“聚智惠农”界别同心汇为圆心建立广泛联系的三农网络。调动最广泛的界别群众力量,增强聚识活动灵活性、针对性,确保聚识活动延续性、操作性,提高聚识活动吸引力。 会后,与会人员共同调研了市农科院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科普长廊、实验室及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聚智慧农”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团队成员,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负责同志,市政协农业界别特聘专家,部分农业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 (办公室、院团支部、院青年工作委员会 供稿)
[2023-05-26]
页次:29/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