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林果与中药材所 开展中草药调研、技术服务活动
5月25日,市农科院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到邹城、泗水开展中草药种植调研、技术服务活动。 团队成员先后到邹城市张庄镇吉玉庄村、张庄镇西柳峪村、峄山镇荣辉农业中药材种植基地、泗水县杨柳镇、柘沟镇金银花种植基地,现场调研、查看了金丝皇菊、陶菊、皂角、丹参、金银花等中草药的长势情况。金丝皇菊、陶菊当前正处于幼苗移栽期,技术人员对移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跟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旱情造成的丹参苗少、苗弱状况,提出补苗、间作其它品种和滴灌浇水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 本次活动以宣传农业科技、推广中草药种植技术为主题,发放丹参、金银花等种植技术明白纸等材料150余份,积极推动当地中草药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种植效益。 林果与中药材所 供稿
[2022-05-27]
任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民一行到市农科院调研指导工作
5月25日,任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民一行到市农科院调研工作。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陪同查看了市农科院科研试验田、种质资源库、生物组培室、实验室。在调研过程中,任艳云书记向李民主任介绍了我院基本情况、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产业发展前景以及市农科院服务于任城区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李民主任听取情况介绍后,对市农科院所取得的科研成绩以及服务于产业发展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双方能够就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合作。任书记表态,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科研、人才、项目优势,围绕水稻、苗木、设施蔬菜、水生蔬菜等任城区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持。 陪同调研和座谈的同志还有: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晓华、任城区人大办公室主任张建辉、任城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室主任程相林等同志。 办公室 供稿
[2022-05-27]
开展田间培训大课堂加快短季棉蒜后直播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推广
为促进蒜棉两熟制更新,加快短季棉蒜后机械直播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应用,5月12日,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和市棉花创新团队专家,组织棉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棉花生产经营主体及县乡农技人员70余人,在嘉祥县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棉花示范基地,开展了短季棉蒜后直播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田间培训,并发放技术培训手册70余份。 短季棉蒜后直播简化高效栽培技术,采用鲁棉532、鲁棉551、鲁棉2387、鲁棉243等短季棉新品种,在大蒜收获后,抢时免覆膜6000株/亩高密度机械播种,免间定苗,结合化控简化整枝处理,结合落叶催熟集中收花。短季棉蒜后直播技术较蒜套棉育苗移栽传统栽培简化高效,不仅解决了棉花机械播种问题,加大了棉花生产机械化操作程度,也促进大蒜机械化收获的应用。市棉花创新团队首席谢志华研究员,将该技术模式的创新优势、品种选择、播种、除草、植保、化控、收获等关键种植技术,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技术培训。培训期间,大家积极提问、充分讨论和认真分析,新技术尤其得到土地流转经营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新型经营主体人员的认可。该次田间课堂活动,为更大规模推广短季棉蒜后直播技术积累和探索了新经验路径。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2-05-27]
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大豆产能,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大豆、玉米重点产区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快速提高本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平,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协调发展。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豆创新团队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与产业需求对我市大豆、玉米重点产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5月18日,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继存研究员与团队成员杨旭研究员到嘉祥县梁宝寺镇,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及基层农技人员六十余人,在镇政府二楼会议室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工作,并发放技术培训手册60余份。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大豆总产快速提高的主要途径。由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面临着品种选择难、保苗难、除草难、收获难、机械化程度低、种子商品性差及成本高等问题,多数农户种植态度积极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李继存研究员就国家政策,该模式的创新优势、应用优势,及其模式配比、品种选择、播种、除草、植保、化控、收获等关键种植技术和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技术培训。培训期间,大家积极提问、充分讨论和认真分析,为更大规模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积累经验、探索路径。经过培训和充分的讨论分析,大家对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充满了信心。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2-05-25]
市农科院举办2022年科技活动周暨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活动
5月20日,市农科院举办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拉开了2022年院科技活动周和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的序幕。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年,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实施开局之年。市农科院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为主题,组织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系列农业科技宣传推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展示市农科院科自主选育的作物新品种、集成创新的栽培技术,促进最新研创新成果尽快转化落地、服务生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农科院院长闫璐对开展好今年科技活动周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在市农科院小麦试验示范点,小麦研究所所长王霖带领与会人员走试验田育种圃,实地查看我院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详细讲解各个小麦品种、品系的特征、特性。 兖州小孟东方家庭农场是小麦创新团队的技术指导服务基地之一,现种植小麦面积450亩。近几年,在院小麦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岱麦4366、山农28、济儒麦19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采用了小麦宽幅播种、适期精播、氮肥后移等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亩增效益达到350元,充分发挥了良种、良法的增产增效作用,带动周边种植15000亩,为小麦丰产丰收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基地,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黄淮北片、山东省、中作联合体区试、生产试验及小麦新品种济儒麦19展示田。“济儒麦19”为市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因素协调,穗多粒大,高产稳产,株高适宜,长相清秀,抗倒、落黄好,在多个小麦新品种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此次观摩活动,为农技专家、种植大户和示范基地搭建起了交流互动的技术平台,将对促进济宁地区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扩大良种供种覆盖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农科院将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技术、人才优势,在科研项目攻关、技术集成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聚力,以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等形式,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济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 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和市小麦创新团队成员、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闻媒体参加本次活动。 办公室、小麦研究所 蔬菜研究所 供稿
[2022-05-24]
甘薯创新团队到泗水县圣水峪镇甘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甘薯种植技术指导服务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落地应用,近日,我院甘薯创新团队与泗水示范县技术骨干一行,到泗水县圣水峪镇甘薯试验示范基地泗水海波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日”活动,为该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甘薯苗床病虫害防控及脱毒甘薯高效栽培技术指导服务。 泗水海波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东北野村,现有甘薯苗床面积50余亩,主要培育淀粉型品种济薯25,鲜食型品种济薯26、烟薯25、普薯32、齐宁18、齐宁20等新品种薯苗。创新团队成员在查看甘薯苗床时,发现苗床有零星的基腐病、黑斑病和病毒病发生。针对当前薯苗长势、苗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专业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方向,黄成星研究员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在脱毒薯苗田间栽植现场,创新团队从薯苗栽插、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脱毒甘薯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2-05-24]
三农有我 巾帼力量 ——济宁市妇联来我院考察座谈
2022年5月17日,济宁市妇联主席尹露一行4人来我院考察,与我院部分女职工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并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奖牌和证书授予我院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创新团队。 市妇联主席尹露首先表达了对农科院老一辈女科技工作者的敬意,并对我院女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攻关、服务“三农”等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院纪委书记翟红梅汇报了我院女职工的工作情况,任艳云书记在座谈会上表示:在市妇联的领导下,我院女职工将结合自身优势,继续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把科技的种子播种在少年儿童心里”、“把回馈社会落到实处”,在农业科研、技术指导、科普教育、爱心奉献等方面充分发挥巾帼力量。 随后,尹露主席一行参观了我院实验室、组培室、甘薯育苗大棚、大蒜试验田和小麦试验田,尹主席对我院女职工潜心科研、不畏辛苦的精神表示赞赏。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由我院特色蔬菜团队获得,该团队11名科研人员中有8名女性,她们坚守科技创新和推广一线,研发多项成果,为我市大蒜、辣椒等特色蔬菜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妇委会、科研处、办公室供稿
[2022-05-24]
农技服务进基层 田间指导解民忧
5月18日,应兖州区新驿镇型唐村市驻村干部邀请,济宁市农科院中药材所任丽华所长、生物技术研究所段成鼎副所长到该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察看了型唐村50亩白术中药材种植情况,并针对该地区白术种植管理情况及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委办公室驻村干部和村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座谈交流。 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了解了当地白术生长情况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中药材及在田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病、虫、草害的防治、肥水管理等技术为农民朋友作了耐心细致的讲解。通过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使得农民朋友掌握了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更多的管理知识,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林果与中药材所、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2-05-19]
科技助力市派第一书记服务队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落地落实
2022年5月17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即将到来之际,济宁市农科院组织大豆、玉米、植保等有关专家到市派第一书记驻地寿张集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题服务活动。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粮食安全、稳步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途径,是今年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内容。市农科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为寿张集镇的种粮大户和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的科技人员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搭配、机械播种、科学保苗、化学除草、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大豆症青、根腐病,玉米青枯病防治等疑点问题,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 随后,实地调研了市派第一书记驻地郭楼村和双楼村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小麦亩穗数调查和产量初步评估,为下步小麦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2022-05-18]
2022年济宁市农科院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圆满成功
2022年5月9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新品种山宁23、山宁30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在院南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主任韩团结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农科院副院长李素真、纪检书记翟红梅及办公室、监督审计处、计划财务处、经作所等有关同志和参与竞拍的15家种业企业负责人。 李素真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豆研发现状和品种优势,翟红梅书记强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竞拍并全程监管,经作所李继存所长向参加竞拍者介绍了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区试、生试中的表现以及适宜种植区域,并在会前展示了2个品种的单株和籽粒,以期各位竞拍者能充分了解品种的详细情况。 竞拍会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采取多轮、有底价增价竞标方式,出价高者得原则确定中标者。每一轮的最高价加价2万元作为下一轮的底价,竞拍报价规则采取在底价基础上以壹万元的整数倍加价。竞拍在韩团结主任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山宁30经过2轮竞拍,最终以60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梁山乐祥种业有限公司获得;山宁23经过1轮竞拍,以32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济宁市梁种世家种业有限公司获得,竞拍会获得圆满成功。 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2-05-18]
页次:42/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