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科技助力市派第一书记服务队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落地落实
2022年5月17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即将到来之际,济宁市农科院组织大豆、玉米、植保等有关专家到市派第一书记驻地寿张集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题服务活动。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粮食安全、稳步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途径,是今年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内容。市农科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为寿张集镇的种粮大户和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的科技人员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搭配、机械播种、科学保苗、化学除草、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大豆症青、根腐病,玉米青枯病防治等疑点问题,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 随后,实地调研了市派第一书记驻地郭楼村和双楼村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小麦亩穗数调查和产量初步评估,为下步小麦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2022-05-18]
2022年济宁市农科院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圆满成功
2022年5月9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新品种山宁23、山宁30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在院南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主任韩团结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农科院副院长李素真、纪检书记翟红梅及办公室、监督审计处、计划财务处、经作所等有关同志和参与竞拍的15家种业企业负责人。 李素真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豆研发现状和品种优势,翟红梅书记强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竞拍并全程监管,经作所李继存所长向参加竞拍者介绍了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区试、生试中的表现以及适宜种植区域,并在会前展示了2个品种的单株和籽粒,以期各位竞拍者能充分了解品种的详细情况。 竞拍会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采取多轮、有底价增价竞标方式,出价高者得原则确定中标者。每一轮的最高价加价2万元作为下一轮的底价,竞拍报价规则采取在底价基础上以壹万元的整数倍加价。竞拍在韩团结主任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山宁30经过2轮竞拍,最终以60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梁山乐祥种业有限公司获得;山宁23经过1轮竞拍,以32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济宁市梁种世家种业有限公司获得,竞拍会获得圆满成功。 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2-05-18]
我院在黑虎庙镇建设200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助推梁山县沿黄乡镇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近日我院在黑虎庙镇建设了200亩玉米、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其中鲜食、水果玉米品种有济糯23、天贵糯932、彩甜糯6号150亩;甘薯新品种有齐宁18、齐宁20、齐宁21及龙薯9号、普薯32等新品种50亩,无偿提供脱毒种苗6万余株。同时对基地内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开展了鲜食玉米绿色高产栽培、精准一次施肥、示范鲜食型甘薯水肥一体化生产、机械化起垄覆膜进行了技术培训。并推介嘉祥九州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示范基地签订了鲜食玉米回收合同。 下一步我们将与黑虎庙镇人民政府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培训、技术指导、示范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 (生物技术中心 玉米所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供稿)
[2022-05-17]
省食用菌创新团队济宁试验助推鱼台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10日,省食用菌创新团队济宁试验站和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到鱼台昌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为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鱼台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揭牌。 鱼台昌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现有大棚350个,采用“菌包生产+示范基地+种植户”的生产模式,目前已发展种植户112家,年产毛木耳菌种300余万袋,菌棒2000余万个,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致富增收。 技术服务团队参观了合作社菌包生产车间、灭菌车间、接种室、出菇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虽然合作社毛木耳生产发展初具规模,但距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还有很大差距。针对合作社目前生产现状,技术服务团队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引进全自动装袋设备,建设毛木耳装袋自动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加强液体菌种生产,提高菌种质量;开展菌种提纯复壮,防止菌种退化;开发功能性、即食产品,发展毛木耳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资环与植保所 供稿)
[2022-05-13]
济宁市农科院召开青年科研人员座谈会
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激发院青年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4月29日下午,济宁市农科院召开青年科研人员座谈会。团市委高聪副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党委书记任艳云同志主持,院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座谈。 会上,任书记介绍了农科院青年科研人员基本情况,她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近年来市农科院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创新、服务生产一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先后获得“青春担当好团队”、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高聪同志介绍了团市委近来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只要扎扎实实干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如今青年人在新时代,青春正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随后,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内容讲述收获与感悟,并对院有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展现了院青年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会议最后,任书记分享了《漫谈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一文,鼓励院青年科研人员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蓬勃动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组织人事处、办公室、团委 供稿)
[2022-05-07]
晒成绩 找差距 抓落实 争一流 我院第一季度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圆满召开
4月24日下午,我院召开第一季度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动员全院上下“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攻坚二季度、奋力走在前。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出席并主持会议,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闫璐,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翟红梅,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加坤出席会议。 任艳云书记在讲话中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全院上下转变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坚定信心决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抓落实,工作有了新成效,但还要在工作亮点上下功夫,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闫璐院长就全院疫情防控问题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明确防控措施,筑牢全院安全防线,确保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会上,院属20个单位或部门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第一季度工作实际,以PPT形式进行了述职,院党委班子成员和部分专家代表结合各单位负责同志的述职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了评议,并现场打分、排出位次,共有12个单位获得“流动红旗”。 (组织人事处、办公室 供稿)
[2022-04-26]
强化技术培训、提升种业研发能力
为提升济宁市大豆种业研发能力,快速补齐种业科研短板,促进大豆种子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课题组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产业需求对我市大豆种企的部分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技术培训。 4月17日,经作所所长李继存研究员与副所长周延争同志到嘉祥县种业协会秘书长单位济宁市圣祥种业,组织我市具有研发能力的大豆种业科研人员十余人,开展了大豆育种技术及提纯复壮技术交流与培训工作。 我市大豆种业发达,特别是嘉祥县大豆种子产业聚集发展迅速,已成为黄淮海乃至全国最大的大豆种子繁育加工销售集散中心,肩负着黄淮海大豆生产的用种安全和责任,为稳定全国大豆种子供应做出巨大贡献。但绝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上,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依赖性强,具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较少,普遍存在育种技术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种子质量不高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李继存研究员就国内大豆种业研发情况、国内大豆育种现状、大豆高效育种技术及大豆种子提纯复壮技术等和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有关技术培训。大家学习气氛高昂,培训与交流产生了共鸣,效果良好。 (经济作物研究所:供稿)
[2022-04-20]
加强科企合作、提升试验水平
为促进油料作物生产,提升国家大豆自给能力,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一步示范推广。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课题组计划充分利用与山东华亚农业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安徽省农科院等共建的“嘉祥华亚大豆育种联合创新研究院”研发平台,联合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新品种筛选、新模式展示等试验示范工作。4月14日上午,经作所所长李继存研究员带领赵云、黄新阳两位同志到嘉祥县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座谈商讨相关工作,把完善推广山东省主推技术“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绿色生产技术”作为嘉祥华亚大豆育种联合创新研究院2022年度主要工作之一。 一行人首先在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钱振亚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实验室、人工气候室、种子加工车间、育种工作间、高标准试验田及先进的育种设备等硬件设施。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金3696万元,是一家集大豆种子育、繁、推于一体的农业高科技公司,具有完善的研发、繁育、生产和推广服务体系。近年公司研发硬件设施齐全先进,研发能力大幅度提升,联合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育出了一批优良大豆新品种。 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就科企合作、联合创新,如何提升试验水平、提高育种精准性、培育大品种,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做好产业服务,如何为产业做出贡献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李继存所长强调,双方要充分利用好共建的“嘉祥华亚大豆育种联合创新研究院”研发平台,做好详实规划,加强科企合作,争取创新突破,科学有序地实施好具体方案。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挖掘增产增收潜力,提升我国大豆自给率。创新研究院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好相关的试验研究和展示示范工作,为该项技术完善和进一步推广做出积极的贡献。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2-04-20]
甘薯创新团队到泗水县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村开展脱毒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指导服务
4月18日上午,闫璐院长带领院甘薯创新团队到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村(泗水县金庄镇马头山村)开展脱毒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指导服务。在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张连秋队长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马头山村的甘薯产业现状,目前甘薯是该村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2021年示范了心香、济薯26、齐宁18等甘薯新品种及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增产增效显著。为加快甘薯新品种及脱毒种薯种苗的应用,新建2座1500平方米的冬暖式大棚用于快繁甘薯脱毒苗,该村支部书记李学成领办的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甘薯800余亩,主要种植心香、济薯26、齐宁18等甘薯新品种,并计划建设大型贮藏窖一座。 由于新建大棚目前棚内的湿度较小,对新近定植的脱毒快繁种苗生长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脱毒薯苗的成活率及快繁速度,建议栽后及时增加喷淋次数,增加拱棚并加盖遮阳网等方式来提高棚内环境湿度。同时,向该村无偿提供齐宁18、齐宁20、普薯32、烟薯25、济薯26等甘薯新品种的脱毒原原种薯苗2000余株,用于防虫网室快繁,以满足该村对脱毒甘薯品种原原种苗的迫切需求。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2-04-19]
2022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预算公开
2022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预算公开.pdf
[2022-04-18]
页次:41/77页 共 7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