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农科院组织科技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和培训
为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增强科技致富能力。7月13-14日,由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鱼台县科技局等单位组织70余名科技示范户到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济宁丰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同时进行了农业技术专业知识集中培训。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腐植酸肥、缓控释肥、生物肥、水溶肥、土壤调理剂等新型功能肥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及种植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腐植酸复合肥料》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也是亚洲最大的腐植酸肥料生产基地和中国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起单位。 山东济宁丰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科技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及产品销售、生态种植及销售、良种繁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生态循环示范点、省级农科驿站、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省级农业多媒体共享系统应用示范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注册了“韵之缘”商标,黄瓜、茄子、辣椒、番茄四种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科技示范户参观了我市最先进的恒温恒湿智能温室及大棚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生产现场,学习有关品种选择与大棚生产及先进了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技术。 本次培训活动邀请了山东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周学标研究员和山东农业大学储昭辉教授分别作了水稻生产管理、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管理培训,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马井玉研究员现场讲解了农药减施增效及农业高效生产技术。科技示范户也结合自身的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就种植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和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科技示范户表示,通过学习,意识到了在科技种田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回去后,将会把这两天学习的东西真正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只有科技种田,科学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增产增收。济宁市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通过本次农技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兴农”水平,充分发挥农村科技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快速推广,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0-07-15]
生物技术研究所召开甘薯绿色高质高效田间培训与现场观摩会
2020年7月8日,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在张庄镇西马连沟村举办了甘薯绿色高质高效田间培训与现场观摩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和济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甘薯创新团队成员、邹城市各镇街农技站及邹城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甘薯种植重点镇街甘薯科技示范户等60余人参加了观摩培训。并邀请了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针对目前鲁南地区甘薯生产中存在的主推品种种性退化、种苗质量差、干旱缺水、山区土壤贫瘠等问题,今年我院在张庄镇西马连沟村建立了甘薯绿色高质高效试验示范基地40余亩,推广脱毒种苗、一改两增、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4项,示范甘薯新品种20余个,对230余个甘薯新品系的产量进行了异地鉴定,旨在展示甘薯新品种、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促进鲁南地区甘薯增产提质增效,实现甘薯产业健康发展。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0-07-10]
我院召开2020年目标考核上半年工作述职会议
7月6日,我院召开了2020年目标考核上半年工作述职会议,院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主持。 会上,我院20个中层部门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单位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行政科室负责人分别从各自职责分工就办公条件改善、科研条件改善、实验设施农用设备的购置、党风廉政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管理、老干部工作、财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汇报;业务科室负责人围绕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成果转化及试验项目、协同合作与科技服务等方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各科室在汇报上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规划。 听取汇报后,任书记对上半年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也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短板。任书记强调下半年工作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工作主线不变,保持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不变,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的发展思路不变。加大我院新品种、新技术和重大新闻事件宣传推广力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我院知名度和竞争力。各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围绕业务开展中的重点、难点,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组织人事处、办公室 供稿)
[2020-07-06]
市农科院开展民意“5”来听活动
济宁市农科院为贯彻落实市委民意“5”来听行动的要求,成立了3个“民情书记”团队,由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同志、副院长李素真、闫璐、马井玉同志担任团队带队领导分别负责任城区南张街道张庙村、姜郑村、郑庄村的走访工作。任书记强调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深入社区听民意、察民情,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摸清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6月20日上午开始,“民情书记”团队全部下沉到街道社区开展对接工作,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原则,团队与社区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全面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民生诉求。 按照工作安排“民情书记”团队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民意诉求,建好居民档案,记好民情日记,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同时向群众表示会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会将反映的问题转交镇街、社区和相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 截至目前,全院3个“民情书记”团队已完成多次走访工作,对社情民意进行了梳理与汇总。下一步,市农科院将按照市委要求,定期下沉基层,让入户走访成为常态化,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部门科技创新优势,以问题为导向,为农业生产、农村致富、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组织人事处、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农业资源环境与植物保护所、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 供稿)
[2020-06-29]
市农科院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专题党课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6月28日上午,市农科院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专题党课”活动,活动由副院长闫璐主持,农科院全体党员及院属各单位负责人参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院党委书记任艳云的带领下,与会人员面向党旗,再一次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再一次接受党的洗礼。 重温入党誓词后,党支部书记代表黄成星和青年党员代表高发瑞做了代表发言,总结了自己在党组织关怀下的成长经历及取得成果,以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德,永葆入党初心。 最后,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强调要求,市农科院全体干部职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要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及一切工作的坚强保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指示精神以及对全国科研工作者的要求落实到位,深刻认识农业科研技术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需求,在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组织人事处、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0-06-29]
我院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单产再创新高
6月14日,受山东省农科院委托,小麦研究所邀请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山东省植保总站等单位5位专家对我院小麦创新团队承担的由山东省农科院主持的国家粮丰二期项目“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光温水肥资源优化配置均衡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课题1“小麦--玉米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及群体调控技术研究”创建的位于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的15.7亩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测产。实收面积3.48亩,实收小麦2704公斤,杂质率0.19%,平均籽粒水分含量9.55%,按照13%的标准水分含量折算,平均产量达到806.29公斤/亩,创造了我市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是连续两年在同一地块上实打超过800公斤/亩。高产攻关田选用的品种为山农28,播种期为2019年10月22日。主要集成应用了小麦适期晚播宽幅精量播种、播前播后机械镇压、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促使小麦个体发育匀衡健壮,群体分布合理,提高了小麦抗冻、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提高了丰产稳产性,光温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该项技术的应用为实现小麦王米周年双粒收,提高小麦玉米周年种植机械化水平、匀衡增产、高产高效,提供了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院小麦创新团队在做好育种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召开观摩会、技术讲座、微信平台、广播电视、下基层面对面技术指导等方式服务三农,为我市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小麦所 供稿)
[2020-06-22]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刘建军一行来我院考察小麦育种工作
2020年5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重点专项 “黄淮冬麦区高产优质节水小麦品种选育” 首席专家刘建军研究员带领部分团队成员来我院考察指导。任艳云书记、闫璐副院长陪同考察。王霖所长就我院承担的子课题5“优异育种材料创制与利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刘首席及团队成员首先考察了课题创制出的优异育种材料,对创制出的材料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团队成员对我院小麦育种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从小麦育种目标、选育策略、亲本选用及杂交组合选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最后考察组考察了我院承担的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情况。刘首席充分肯定了我院在小麦育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给与了高度评价,同时对济宁市小麦生产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小麦所 供稿)
[2020-06-22]
市农科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技术合作签约暨“胡树文教授工作室”、“土壤障碍因子修复工作室”揭牌
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本地区影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障碍因素,促进济宁地区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6月12 日,我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技术合作签约暨“胡树文教授工作室”、“土壤障碍因子修复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洪雷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副院长李素真、马井玉等院领导、业务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胡树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学院优秀学术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土壤肥力与肥料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营养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水溶性肥料专家委员会委员。他长期致力于盐碱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等障碍土壤改良工作,取得骄人成绩。 “胡树文教授工作室”和“土壤障碍因子修复工作室”将在土壤盐渍化治理与改良、作物连作障碍、新型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与推广。重点针对我市大蒜、水稻、保护地蔬菜、果树等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张洪雷局长提出要求,希望科技人员紧紧围绕济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脚踏实地开展各项科研创新工作,真正把论文写到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科研基地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办公室供稿)
[2020-06-12]
2020年济宁市农科院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
2020年5月15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新品种山宁29、山宁24、济J 12105生产经营权转让竞拍会在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主任韩团结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农科院副院长李素真、办公室、监察室、财务处、信息所、经作所有关同志和参与竞拍的15家种业企业负责人。 经作所所长李继存研究员向在座的种业企业负责人展示了3个品种的单株和籽粒,又分别介绍了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区试、生试中的表现以及适宜种植区域,以期各位竞拍者能充分了解品种的情况。 竞拍会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采取多轮、有底价增价竞标方式,出价高者得原则确定中标者。每一轮的最高价加价2万元作为下一轮的底价,竞拍报价规则采取在底价基础上以壹万元的整数倍加价。竞拍在韩团结主任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山宁29经过6轮竞拍,最终以147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济宁市圣地种业有限公司获得;山宁24和济J12105经过1轮竞拍,以31万元成交,生产经营权由山东省济宁市欣丰种业有限公司获得,竞拍会获得圆满成功。 大豆新品种得到市场的认可,极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家表示将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大豆新品种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力于为农业生产服务。 (经济作物所、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 供稿)
[2020-06-03]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暨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玉米创新团队举办2020年工作部署与技术培训会
为推进鲁西南地区玉米产业发展,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落实济宁市现代农业玉米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各项任务,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暨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玉米创新团队2020年工作落实与技术培训会于5月22日在济宁市东方假日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向东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丁照华研究员、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马井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站长孔晓民及其团队成员、示范县技术骨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种植大户及相关企业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马井玉研究员致欢迎辞,介绍了会议主题和日程。上午,李向东教授讲解了小麦、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围绕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黄花叶病、根茎部病害和蚜虫防治技术,玉米主要和新发病虫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丁照华研究员针对玉米夏玉米高效规模化种植形势与效益、种粮大户品种选择与管理等现实问题和困惑进行详细解读。下午,国家玉米体系济宁试验站站长孔晓民对2020年任务对接和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要求切实做好示范基地的示范、培训宣传、技术服务等工作,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玉米创新团队首席蒋飞对玉米关键生产技术需求提出要求,找好示范创新点,服务好玉米产业发展。培训中发放会议培训手册50余份。整个培训会内容丰富,紧密联系实际,搭建了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种粮大户近距离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小麦玉米高产种植和高效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认识提升,为发展本区域现代农业,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玉米所供稿)
[2020-06-03]
页次:59/77页 共 7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