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我院棉花人员第一时间赴金乡雹灾区进行现场救灾指导
7月6日早上7时至9时,我市棉花主产区金乡南部和鱼台西部遭受冰雹天气袭击。市农科院领导高度重视,于当日第一时间组织有关专家,及时对棉花受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棉花创新团队人员赶赴受灾最严重的金乡县进行了现场救灾指导。 初步确定金乡县棉花受灾较重,其它县乡影响较小,雹灾主要集中在肖云、司马、化雨、兴隆、鸡黍等镇,肖云和司马受灾最重,短短半小时内,冰雹对部分棉花及其它夏季作物造成了灭绝性损伤。初步统计,金乡县受灾棉田大概4.5万亩,其中棉花间作西瓜面积1万亩左右。 鲁西南蒜套棉,目前果枝数已达13-15个,茎杆较为脆嫩,极易受损,部分重灾棉田被打成光杆。棉花创新团队根据现场查看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就下一步雹灾棉田管理提出了具体管理意见。对棉株断头严重和茎杆损伤厉害的重灾棉田,建议翻种其它生育期短的作物,如绿豆、鲜食玉米、甘蓝、萝卜花菜等作物。 对其它受灾棉田建议不要翻种,而要加强管理,促进棉花恢复性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及时中耕松土,以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2)补施速效氮肥,于灾后5-7天,棉株长出新芽后,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者叶面喷施1%的尿素和0.2%钾素溶液,以促进棉花尽快恢复生长;(3)调整修棉时间,对于顶心受损的棉花,可推迟打边心时间,增加早秋桃数量;(4)做好虫害防治,新芽长出后要密切注意棉蚜的发生与危害,及时防治;(5)防止灾后棉株徒长,雹灾棉恢复生长后,长势较强,可在盛花期前后依照棉花长势酌情施用缩节安进行防控。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19-07-22]
第五届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专家论坛在济宁市举行
为全面分析和交流目前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形势、科研进展、防控技术和经验,第五届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专家论坛于2019年7月12日—15日在济宁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协办,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这也是继2009年全国玉米粗缩病防控会议之后,济宁市农科院第二次承办的全国性玉米病虫害方面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60余家单位的200余位玉米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的专家。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程高岫副局长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济宁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陆宴辉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研究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处长杨普云研究员先后讲话,充分肯定了这次论坛的重要性及引领作用,并概要通报了今年特殊的玉米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突出强调了防控技术的举足轻重地位。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是国家实现粮食生产十五连丰之后的关键继续年,今年又有草地贪夜蛾的全面入侵等多种病虫草害不同程度的发生,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专家论坛此时举行,交流进展介绍经验恰逢其时。论坛特别邀请李新海研究员、周明国教授、王振营研究员等十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就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监测预警、药剂研发、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综合治理、草地贪夜蛾蔓延危害与防控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就玉米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及防控技术、玉米田常用农药对环境的风险评估、草地贪夜蛾防控对策、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作了学术交流。专家学者报告内容精彩、数据详实、观点敏锐,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台上台下热烈互动,凝练共识,使与会代表拓宽了视野,受益非浅。本次专家论坛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控创新研究水平,为防控界提供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为保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学术交流会后,与会专家到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兖州区喜耕田农机合作社夏玉米绿色防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观摩。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程高岫副局长、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任艳云书记出席会议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程高岫副局长致欢迎辞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王振营主任作《草地贪夜蛾蔓延危害与防控对策》报告 参会专家到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病虫害 绿色防控现场观摩 参会专家到兖州区喜耕田农机合作社玉米病虫害 绿色防控现场观摩 (玉米所、办公室、信息所供稿)
[2019-07-19]
济宁市农科院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7月1日上午,济宁市农科院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在职党员、院领导班子成员、院科级干部参加活动。 活动有两项议程:一是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二是任艳云书记围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结合实际给大家上党课。 任艳云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是要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在缅怀历史中牢记责任,在展望未来中激发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最坚定、最自觉、最实在的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任书记要求,全院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塑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效果,不断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济宁市农科院机关党建处供稿
[2019-07-04]
农业高科技进农企 企业送锦旗表谢意
——济宁金滕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向济宁市农科院赠送锦旗 2019年5月31日,汶上县次丘镇王培连副镇长、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刘文学总经理及技术团队一行来我院合作交流,并向我院赠送了“加强院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锦旗,以此表示对我院技术支持的谢意。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汶上县金藤薯业研发中心。多年来,该公司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现已发展成集新品种研究、引进、繁育、推广于一体的国内规模较大的甘薯种薯种苗企业。 2017年4月15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薯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甘薯种苗繁育及新技术示范基地在汶上县次丘镇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以来,我院为金藤薯业提供多个优质甘薯脱毒原原种,并将我院自主研发的紫薯型甘薯新品种齐宁18号、齐宁20号、齐宁21号在该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多次开展甘薯提质增效技术培训,帮助金藤薯业培训技术骨干10余名。在我院高新技术的大力支持下,金藤薯业近两年得到了良性可持续快速发展。 锦旗是荣誉也是责任,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继续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19-06-11]
生物中心召开济宁市农科院甘薯新品种品鉴暨脱毒甘薯种苗繁育技术培训会
2019年4月16日,我院生物中心组织召开了 “济宁市农科院甘薯新品种品鉴暨脱毒甘薯种苗繁育技术培训会”。鲁南地区有关规模种薯种苗企业技术人员及部分示范县技术骨干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我院工会主席仇登楼研究员致欢迎辞,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成星研究员首先对我院育成甘薯新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对新育成品种的烘烤及蒸煮口味进行了品鉴;然后对参会人员讲解了甘薯病毒病种类及症状、甘薯脱毒的优点,甘薯脱毒苗快繁技术;并就当前鲁南地区甘薯种薯种苗繁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人员参观了我院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及脱毒甘薯原原种扩繁大棚,并对我院新育成的甘薯新品种齐宁16、齐宁17、齐宁18、齐宁齐宁19、齐宁20、齐宁21的出苗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摩。 通过这次培训,与会人员不仅对我院甘薯新品种特征特性有了认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对甘薯病毒病为害、脱毒甘薯优点及脱毒甘薯种苗快繁技术的认识。服务区规模种薯种苗企业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下一步要在我院的技术支持下引进合格的脱毒种苗,投资建设防虫网大棚,并进行扩繁,逐步实现种薯种苗脱毒化繁殖与销售,提升种薯种苗质量。
[2019-06-11]
生物中心召开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2019年工作任务安排暨健康薯苗培育技术培训会
2019年3月1日,我院在济宁东方假日酒店组织召开了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2019年工作任务安排暨健康薯苗培育技术培训会”。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夏奎致欢迎辞;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成星研究员对济宁综合试验站2018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9年示范县工作任务安排;邀请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种苗繁育与质量控制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王庆美研究员作了“培育健康种苗提高种植效益”的报告;生物中心副主任段成鼎介绍了近年来我院育成甘薯新品种。会后,统一到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现场观摩甘薯全程机械化作业及脱毒甘薯工厂化育苗现场。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业务科站、济宁综合试验站所属各示范县技术骨干及鲁南地区部分种薯种苗企业技术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与会人员对健康薯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服务区种薯种苗企业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下一步要提高基本设施,培育健康薯苗,从源头上保证薯苗健康,促进鲁南地区甘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06-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春明所长一行到我院调研考察
6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春明所长一行30余人来我院进行小麦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考察调研,并就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下一步工作具体对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程高岫陪同。 考察组一行专家首先到济宁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了实地观摩和调查,任艳云就我院近年来发展基本情况向来访领导与专家进行了汇报,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院地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副院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闫璐就我院小麦育种、栽培等科研工作作了详细介绍。刘春明所长等领导与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现场考察调研后,对我院科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对我院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专家组一行随后又到位于济宁高新区的 “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科研基地进行了综合调研。“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和我院联合共建,主要是依托中国农科院人才、技术优势,把该中心打造成为集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为济宁市及黄淮海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该项目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向来访领导专家介绍近几年工作 考察组领导专家田间调研 考察组一行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察看基础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刘春明所长在小麦现场考察 (办公室 供稿)
[2019-06-04]
市农科院成功举办2019年科普基地公众开放日活动
为发挥科普基地作用,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5月21日—6月2日市农科院成功举办了科普基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科普基地,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市农科院面向社会公众集中开放部分重点实验室、试验田、示范基地,举办专题报告、现场观摩、技术咨询、现场培训和成果推介展示等系列科技服务活动,展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截至目前,来自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群众300余人参加了活动。科普公众开放日活动使来访者对现代农业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次科普基地公众开放日活动,积极响应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号召,依托市农科院科普教育基地、行走齐鲁资源单位、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下一步,农科院将继续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农业科学普及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科研处 院办公室 供稿)
[2019-06-04]
“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暨中草药技术培训观摩会”在邹城市顺利召开
5月30-31日,由山东省中草药创新团队济宁综合试验站、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市中草药创新团队联合举办的“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暨中草药技术培训观摩会”在邹城市召开,山东省中草药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弘致辞,会议由济宁市农科院马井玉副院长主持。济宁市中草药创新团队全体成员、主要生产县市区农技站负责人、中药材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观摩。 培训会上,山东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韩金龙研究员,针对山东道地药材生产与品牌创建、丹参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猪牙皂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专题培训。 培训结束后,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看庄镇林下间作丹参基地和猪牙皂种植基地。 通过此次培训,与会人员对道地药材生产、丹参猪牙皂产业发展方向和品牌培育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中草药发展目标。这次培训针对性强,内容新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对助力我市产业振兴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花卉所 供稿)
[2019-06-04]
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在济宁市成功举办
4月20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院士在济宁市农科院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在济宁市运河宾馆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学校院士、市政府副市长任庆虎、市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农科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发堂主持。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程高岫在揭牌仪式上致辞。院士工作站在我市正式成立,这又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将为推动济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 邹学校院士在揭牌仪式上作了发言,他表示将以院士工作站为依托,与济宁市农科院紧密合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力,把最好的、最适宜的品种和技术带到济宁来,合力将工作站建成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邹学校院士和任庆虎副市长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揭牌仪式在热烈、喜庆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在主旨报告环节,邹学校院士、侯加林教授、赵帮宏教授分别作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大蒜播种及收获机关键技术与装备”、“中国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主题报告。专家学者报告内容精彩、数据详实、观点敏锐,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与会人员认真聆听受益匪浅,台上台下热烈互动,产生共鸣,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结束后,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带领与会人员赴济宁农科院大蒜新品系新技术展示试验田、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山东华光集团、济宁市农科院试验基地等进行了实地参观、调研。 院士工作站团队成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济宁试验站团队及示范县技术人员、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市农科院等农口系统技术人员二百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和论坛。 任庆虎副市长出席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邹学校院士和任庆虎副市长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 任艳云书记率领与会人员到试验基地调研 (科研处 院公室 农业信息情报所 供稿)
[2019-05-30]
页次:67/77页 共 76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