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科技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蔬菜所赴汶上县调研林下蔬菜生产
2024年12月30日,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所长、研究员徐宝连一行4人赴汶上县南站街道东田庄村苗圃基地调研指导林下蔬菜生产。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生产基地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1500亩苗圃,种植海棠、白蜡等经济林木。近年来绿化树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为增加苗圃收益,尝试林下种植了玉米、小麦、大蒜等蔬菜作物,出现玉米穗小、白菜不抱心、洋葱个头小且产量低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徐宝连所长建议:1、减少林木种植密度,加大林木间距,让林间见光,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冬季种植小麦、大蒜、洋葱、菠菜,秋季种植白菜、萝卜、菜花等作物。在间距较大的地块,建造南北向拱棚,种植耐寒蔬菜(菠菜、油菜、茼蒿、芫荽),供应市场淡季需求,提高经济效益。2、在绿化树边沿纵向深耕,切断林木横向根系,避免树木与林下作物争夺水肥资源,保证作物正常生长。3、加强水肥药的管理。林木浇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要兼顾林下种植的作物,防止在作物生长期使用过量的水肥和禁用农药污染作物,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12-31]
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开展羊肚菌冬季栽培技术指导
2024年12月27日,院食用菌科研团队联合泗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泗水县田丰盛业农业有限公司及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孟家村,开展羊肚菌冬季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助力当地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 团队深入菇棚,仔细查看羊肚菌菌丝发育、营养包吸收等生长状况,详细询问生产情况与现存问题,并对菌丝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事项提出了具体管理意见。针对土壤湿度过大问题,建议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中午加大通风量,以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菌丝生长。冬季管理是羊肚菌营养生长阶段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落实有效的保温、保湿举措,为下一步羊肚菌稳产丰产打好基础。 此次技术指导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户对羊肚菌冬季管理的技术水平。团队将持续关注当地羊肚菌生长态势,立足种植户实际需求,在技术指导、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服务当地羊肚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4-12-31]
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举办“梁山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
前我国产业经济正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肉牛产业形式不容乐观,肉牛市场价格低、饲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较高,大部分养殖场亏损严重,肉牛产业已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助力养殖场渡过难关,全面提升肉牛养殖效益,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安全健康发展,2024年12月19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在梁山县举办“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乡镇畜牧技术服务部门负责人、养殖场技术人员、有关村级防疫人员与市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及市农科院相关人员,共计100人参加培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素真副院长、梁山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张建树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红波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分别就“应对牛业市场波动的高效育肥措施”、“养牛业分析及牛病诊断防治”进行专题授课。赵红波研究员从品种选育、饲养管理和营养饲料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肉牛高效育肥养殖新技术;刘思当教授针对当前牛产业状况、牛疫病的种类及如何防治进行了深入讲解。专家们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当前肉牛养殖现状,以解决肉牛养殖场户的技术需求为导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梁山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肉牛养殖技术人员在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助推了梁山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梁山县肉牛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新动能。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4-12-26]
我院甘薯创新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
12月15日至16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指导,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博览会展示了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创新研发的甘薯新品种、甘薯种薯种苗、甘薯专用机械、滴灌设备、鲜薯分拣设备、病毒速测设备、专用农资及产品等,并开展了甘薯学术研讨会以及第八届“紫金杯”全国好吃红薯评比大赛。 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带领甘薯创新团队参加了本次博览会,展示了我院自主选育的齐宁18、齐宁26、齐宁483等优质甘薯新品种,新品种受到参会专家、育苗企业及农户的广泛关注,纷纷咨询新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等信息,甘薯团队给予了详细解答,并发放甘薯新品种介绍彩页1000余份。同时,参会人员与有关企业、种植大户就甘薯产业发展与甘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院借助本次甘薯产业博览会,充分展示了自主选育甘薯新品种的优势和特点,对新品种的推广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12-23]
“头雁”领航,共推产业振兴
12月10日,山东农业大学2024年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二班互访交流会在济宁市嘉祥县满硐镇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举办。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加坤受邀参加,嘉祥县组织部人才办、嘉祥县人社局、嘉祥县农业农村局、满硐镇分管领导、任城区、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梁山县、微山县的学员20余人参加了座谈。 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近年来依托国家体系岗站专家,在大蒜、圆葱等特色蔬菜生产加工、品牌建设、生态园区创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参会领导及学员参观了园区建设情况,韩院长介绍了市农科院与乡情农作物合作社合作情况,并对市农科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科研创新、成果推广转化、科研平台、示范基地建设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作了介绍,希望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共同推广农科院新品种新技术,针对学员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从而提高我院科研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产业水平,为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产业导师徐小占结合自己创业经历,分享了依托国家体系,在农业生产、种植、加工存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与会学员针对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嘉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了农业农村领域各类扶持政策,嘉祥县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了人才、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各相关部门纷纷列出政策清单,支持“头雁”发展壮大。 下一步,济宁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类示范基地优势作用,建立资源共用共享机制,积极参加“头雁”等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活动,在乡村振兴、产业引领、示范带动方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12-12]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及培训会召开
2024年12月5日-6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及培训会在微山县召开。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微山县农业农村局、高楼乡政府等分管领导同志,微山县、金乡县、嘉祥县、兰陵县、巨野县五个示范县分管领导、技术骨干、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会议。 12月5日,参会人员分别参观了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江来好食品有限公司、微山现代渔业产业园、微山湖超级渔仓以及山东优仁中药材有限公司等微山县现代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学习观摩了水生蔬菜加工、水产特色加工、现代渔业以及特色养殖等先进经验和做法。 12月6日参观了高楼乡莲藕采收现场以及万亩藕虾生态共养产业示范园,并在微山县高楼乡召开座谈会。会上5个示范县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分别对2024年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汇报,结合本年度气候和区域生态情况,对大蒜、辣椒、莲藕等产业发展情况、技术需求、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并就特色蔬菜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科学布局的艳椒465等辣椒新品种,济蒜3号等大蒜新品种,鄂莲6号、鄂莲10号、满天星等莲藕新品种带动产业发展的亮点经验进行了汇报。任艳云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系统总结了2024年试验站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12-09]
科教联合产权调研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11月14日,我院联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到济宁市内多家食用菌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山东利马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鱼台昌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流程、资金扶持、专利公开和维权中存在的矛盾等问题,以及加大知识产权政策宣传、增加知识产权培训、促进产学研合作等需求,逐一进行了细致解答,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同时,对各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鼓励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申报高价值发明专利,保护原创、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调研组表示,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让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运用能力,为企业今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知识产权科学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4-11-18]
蔬菜研究所开展秋季蔬菜技术服务活动
2024年10月25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艳芝带领团队成员到汶上县次丘镇、苑庄镇等地,开展秋季大宗蔬菜和特色蔬菜种植生产调研、技术服务活动。 蔬菜所一直注重蔬菜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第一时间把丰产高抗优选的蔬菜品种、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送到农户手中,助力当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汶上郭仓镇大宗蔬菜萝卜、白菜种植基地,预计今年亩产白萝卜1.2-1.5万斤,白菜1.5万斤。在汶上杨店镇特色蔬菜种植基地,预计亩产紫叶甜菜8000斤、青芦笋2400斤左右,可实现特色蔬菜全年供应。 刘艳芝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根用芥菜根腐病、萝卜根腐病、芦笋施肥管理、大蒜拌种、蔬菜标准化种植等问题与种植户进行了交流探讨,建议农户合理轮作、适时播种、结合土质及墒情控好水肥、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不断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和蔬菜品质,得到农户认可。 下一步,蔬菜所将继续主动谋划,发挥国家特色蔬菜创新体系、省蔬菜创新体系平台的科研优势,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的特色蔬菜新品种和蔬菜种植新技术,开展集中培训、实地观摩、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技术服务活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10-29]
蔬菜研究所调研指导设施大棚蔬菜种植
2024年10月18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到雨果果蔬种植基地调研指导秋季蔬菜种植生产。 该基地占地面积200余亩,现有设施大棚20余个,多数大棚设备老旧,缺少定期维护,已无法满足蔬菜种植要求。果蔬基地负责人徐经理介绍,现计划升级改造这些旧棚进行蔬菜种植生产,就大棚具体改造方案和下一步蔬菜种植品种、技术请予帮助。蔬菜所所长、研究员徐宝连等仔细查看后发现现有棚体存在诸多问题,立柱安排间距较小,不适宜棚内小型机械作业;缺少顶部天窗,夏季生产时通风性能较差;立柱与主体之间仅简单焊接而缺少连接件,无法抵御雨雪大风等极端天气;很多大棚跨度较大,中间一根立柱支撑,没有斜向支撑,棚体牢固性差。基于以上问题,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议:保留大棚主体,调整原有立柱,立柱下端用混凝土基石固定,立柱上端与主体桁架连接处用螺栓固定,同时在立柱上1/3处向左右两侧各呈45°斜向支撑,增加整体坚固性,防止大棚扭曲变形。在棚体东西两侧挖掘深40cm、宽20cm防寒沟,沟内填入碎稻草并填满踏实可提高地温;覆盖多层薄膜覆盖,以增加棚内温度适应蔬菜生长要求。若预算允许,要加装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便于施肥和控制大棚湿度,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并就种植品种、收获销售、发展定位、品牌打造、蔬菜绿色产品生产等具体细节提出专业性建议。 当前是设施蔬菜管理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茄果蔬菜白天气温应保持在25-28℃,夜晚保持在15-20℃,10cm地温稳定在20℃,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防止植株徒长,培养健康植株,增强其抗病能力;注意防控粉虱,预防蔬菜病毒病;寒流到来时,做好防控措施,日光温室要加盖棉被,大棚蔬菜要加盖临时拱棚覆盖,防止蔬菜植株遭受冷害、冻害。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10-22]
院食用菌团队到邹城市石墙镇开展科技服务
2024 年 10 月 16 日,院食用菌团队联合邹城市农技推广中心、石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到邹城市石墙镇食用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加强技术交流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参观了杏鲍菇从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采收、包装等全部生产流程,并就食用菌有关项目实施、种植管理、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销售与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一次性出菇基质利用不充分,产品保鲜保质期短等问题,企业负责人表示要继续依靠食用菌产业体系科研力量,在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上加强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山东世纪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查看了秀珍菇的出菇情况以及菌渣制作有机肥的生产过程,并对秀珍菇的采摘时机和产品分级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品质和产量。另外,建议企业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发酵剂,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高温发酵处理,使菌渣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双方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达成合作意向。 近年来,院食用菌团队积极构建“科研院所+产业体系试验站+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企业(基地)”技术服务模式,开展食用菌品种创新研发与技术推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院企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食用菌产业体系的科研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生产难题,为济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4-10-18]
页次:4/10页 共 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