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科技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开展春季农业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对济宁提出的“走在前、勇争先”总定位、新要求,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积极行动,深入基层,开展春季农业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2月25日,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联合特色蔬菜岗位专家孔素萍研究员、刘泽州博士,济宁市农技推广中心崔艳秋部长等,赴金乡县、任城区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服务活动。 科技赋能,助力大蒜产业提质增效。专家团队首先来到金乡县,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大蒜返青期的苗情。金乡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大蒜生产基地,其大蒜产业的发展对全市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春季气候特点,专家们就大蒜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指导意见。孔素萍研究员指出,春季是大蒜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户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大蒜健康生长,为丰产打下坚实基础。专家团队还现场部署了大蒜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旨在通过品种优化和栽培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调研工厂化育苗,推动农业现代化。专家团队赴金春雨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了工厂化辣椒育苗及集约化生产情况。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有效提高种苗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专家们对该公司在工厂化育苗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品种结构提出了建议,为全市蔬菜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此外,专家团队还前往金乡县花雨镇、胡集镇调研温室甜椒及甜瓜生产情况,并赴任城区蔬菜大棚考察西红柿、草莓等采摘作物的生产情况。甜瓜、西红柿、草莓等特色果蔬产业是济宁市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们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提出了科学的管理建议,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品质。刘艳芝研究员表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加强与基层农户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全市蔬菜产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未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将继续秉持“科技兴农、服务三农”的宗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助力济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5-02-27]
加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服务,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2月24日上午,济宁市兖州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暨大面积单产提升田间技能培训在兖州区大安镇白店村举办,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大安镇、新驿镇、漕河镇高素质农民学员、种粮大户及指导教师约60余人参加。我院小麦创新团队一行4人就当前小麦长势及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培训,并针对种植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小麦所副所长陈贵菊首先给各位学员科普了小麦进入返青期的标准及不同管理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麦返青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该时期做好田间管理能保证田间亩穗数,打下小麦高产基础。春季栽培管理应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不要一刀切,根据不同田间地块的苗情、墒情以及肥力来对应不同的栽培措施。对于晚播麦田要早管理,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促进分蘖保证后期小麦群体足够;对于群体过大,个体过旺的麦田应控旺促壮,冬前没浇水的地块要及时浇水,为小麦提供足够水分以防低温寒潮造成冻害,墒情较好的地块要及时镇压,以抑制地上部分徒长,并视墒情推迟浇水施肥,控制无效分蘖。针对土传病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抓住现在这个关键时机及时防治。化学除草应在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期间天气温稳定时开展,拔节期后喷施易产生药害,注意不要漏喷重喷。 陈贵菊副所长还讲授了种植户在播种时小麦品种选择方面的知识。现在小麦审定品种越来越多,给农户选择品种造成很多困惑。可以根据生态区域、生产条件以及播期播量等方面来选择适合的品种。济宁市属于黄淮北片冬麦区,黄淮北片试验审定或者山东省内审定的小麦品种适宜我们当地种植。农户应根据自身地块、生产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高肥水地块可以选择大穗型品种,肥力一般的地块可以选择分蘖力强的多穗型,旱地块可以选择中产、株高稍高、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播期较早选择偏冬性品种,播期稍晚选择半冬性品种。大播量时选择中等分蘖的中大穗品种,小播量时选择分蘖力强的多穗型品种。 讲解结束后,专家团队与种植户在田间现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专家团队就种植户提出的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在浇水时间、施肥种类、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详细的解答,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现场教学气氛热烈融洽,得到广大种植户的充分认可和称赞。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5-02-26]
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开展党员“新农人”培训,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和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建成一支“懂农业、善管理”的党员“新农人”队伍。2025年2月17日,应兖州区委组织部邀请,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前往兖州区新驿镇开展食用菌(平菇、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50余名党员“新农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就食用菌菌种制作、菌种管理办法、平菇和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及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种植户提出的平菇栽培方面出现不出菇、变色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原因是培养料配比不合适,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通风,导致CO2浓度太高。建议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调整培养料的配方、增加通风等。 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新农人”在食用菌菌种制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建强了乡村“新农人”队伍,助推了乡村人才振兴,为兖州区食用菌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新动能。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5-02-19]
小麦所开展小麦苗情调查,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2月12日,为全面掌握济宁市当前小麦生长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创新团队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地块开展了小麦苗情调查工作,为科学制定济宁市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创新团队先后到梁山县、汶上县、兖州区等地进行调查,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块进行了土壤取样,测定土壤水分含量。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块土壤水分含量较足,群体适宜,纹枯病、茎基腐较轻,冻害发生较轻,苗情总体长势良好,一二类苗占比较高,是近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麦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播种过早、播量偏大,造成旺苗;个别地块在喷施除草剂的过程中出现重喷造成局部药害等问题。 针对不同情况的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建议种植户分类施策进行春季麦田管理。首先,对于旺苗和冬前没有镇压的麦田,及时镇压,以粉碎坷垃,提墒增温,促旺转壮;其次,对于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要及时灌溉以保证小麦正常发育需要的水分,但要避免大水漫灌,以避免造成地温明显下降,影响根系发育;第三,对于三类麦田要及时进行轻压、划锄,最好采用肥水一体化方式施肥浇水,以提高分蘖成穗率;第四,对于除草剂药害麦田及时喷施复硝酚钠,并配合施肥浇水,促进生根分蘖。 下一步,济宁农科院小麦创新团队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在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帮助农民做好麦田管理工作,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5-02-15]
开展大豆产业调研、促进大豆种业发展
为深入了解济宁市大豆产业现状和大豆种企需求,更好服务我市大豆种业发展。2025年1月7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继存研究员带领经作所大豆研发团队一行赴我市部分种业公司开展产业调研。 济宁市大豆种业企业聚集发展,大豆良种畅销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多个省份,年供种量占我国长城以南大豆种子交易量的60%以上。近年来,大豆产业形势发展严峻,面临诸多挑战,本次调研就想为大豆种企谋出路、求发展。本次调研先后赴山东梁种世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诚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与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围绕我市大豆种子入库量、大豆种子繁育现状与需求、大豆种企科研现状和需求、近年大豆种业对研发项目迫切性和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 同时对接诚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山东农业大学诚丰大豆产业研究院的建设运行情况。目前,研究院总体建设和装修已完成,设备、人才等方面也正逐步完善,大豆产业研究院这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加强诚丰种业与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方的沟通合作,为下一步济宁市及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5-01-08]
蔬菜所赴汶上县调研林下蔬菜生产
2024年12月30日,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所长、研究员徐宝连一行4人赴汶上县南站街道东田庄村苗圃基地调研指导林下蔬菜生产。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生产基地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1500亩苗圃,种植海棠、白蜡等经济林木。近年来绿化树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为增加苗圃收益,尝试林下种植了玉米、小麦、大蒜等蔬菜作物,出现玉米穗小、白菜不抱心、洋葱个头小且产量低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徐宝连所长建议:1、减少林木种植密度,加大林木间距,让林间见光,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冬季种植小麦、大蒜、洋葱、菠菜,秋季种植白菜、萝卜、菜花等作物。在间距较大的地块,建造南北向拱棚,种植耐寒蔬菜(菠菜、油菜、茼蒿、芫荽),供应市场淡季需求,提高经济效益。2、在绿化树边沿纵向深耕,切断林木横向根系,避免树木与林下作物争夺水肥资源,保证作物正常生长。3、加强水肥药的管理。林木浇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要兼顾林下种植的作物,防止在作物生长期使用过量的水肥和禁用农药污染作物,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4-12-31]
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开展羊肚菌冬季栽培技术指导
2024年12月27日,院食用菌科研团队联合泗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泗水县田丰盛业农业有限公司及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孟家村,开展羊肚菌冬季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助力当地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 团队深入菇棚,仔细查看羊肚菌菌丝发育、营养包吸收等生长状况,详细询问生产情况与现存问题,并对菌丝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事项提出了具体管理意见。针对土壤湿度过大问题,建议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中午加大通风量,以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菌丝生长。冬季管理是羊肚菌营养生长阶段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落实有效的保温、保湿举措,为下一步羊肚菌稳产丰产打好基础。 此次技术指导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户对羊肚菌冬季管理的技术水平。团队将持续关注当地羊肚菌生长态势,立足种植户实际需求,在技术指导、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服务当地羊肚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4-12-31]
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举办“梁山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
前我国产业经济正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肉牛产业形式不容乐观,肉牛市场价格低、饲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较高,大部分养殖场亏损严重,肉牛产业已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助力养殖场渡过难关,全面提升肉牛养殖效益,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安全健康发展,2024年12月19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在梁山县举办“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乡镇畜牧技术服务部门负责人、养殖场技术人员、有关村级防疫人员与市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及市农科院相关人员,共计100人参加培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素真副院长、梁山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张建树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红波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分别就“应对牛业市场波动的高效育肥措施”、“养牛业分析及牛病诊断防治”进行专题授课。赵红波研究员从品种选育、饲养管理和营养饲料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肉牛高效育肥养殖新技术;刘思当教授针对当前牛产业状况、牛疫病的种类及如何防治进行了深入讲解。专家们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当前肉牛养殖现状,以解决肉牛养殖场户的技术需求为导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梁山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肉牛养殖技术人员在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助推了梁山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梁山县肉牛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新动能。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4-12-26]
我院甘薯创新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
12月15日至16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指导,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博览会展示了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创新研发的甘薯新品种、甘薯种薯种苗、甘薯专用机械、滴灌设备、鲜薯分拣设备、病毒速测设备、专用农资及产品等,并开展了甘薯学术研讨会以及第八届“紫金杯”全国好吃红薯评比大赛。 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带领甘薯创新团队参加了本次博览会,展示了我院自主选育的齐宁18、齐宁26、齐宁483等优质甘薯新品种,新品种受到参会专家、育苗企业及农户的广泛关注,纷纷咨询新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等信息,甘薯团队给予了详细解答,并发放甘薯新品种介绍彩页1000余份。同时,参会人员与有关企业、种植大户就甘薯产业发展与甘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院借助本次甘薯产业博览会,充分展示了自主选育甘薯新品种的优势和特点,对新品种的推广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12-23]
“头雁”领航,共推产业振兴
12月10日,山东农业大学2024年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二班互访交流会在济宁市嘉祥县满硐镇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举办。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加坤受邀参加,嘉祥县组织部人才办、嘉祥县人社局、嘉祥县农业农村局、满硐镇分管领导、任城区、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梁山县、微山县的学员20余人参加了座谈。 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近年来依托国家体系岗站专家,在大蒜、圆葱等特色蔬菜生产加工、品牌建设、生态园区创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参会领导及学员参观了园区建设情况,韩院长介绍了市农科院与乡情农作物合作社合作情况,并对市农科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科研创新、成果推广转化、科研平台、示范基地建设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作了介绍,希望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共同推广农科院新品种新技术,针对学员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从而提高我院科研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产业水平,为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产业导师徐小占结合自己创业经历,分享了依托国家体系,在农业生产、种植、加工存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与会学员针对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嘉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了农业农村领域各类扶持政策,嘉祥县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了人才、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各相关部门纷纷列出政策清单,支持“头雁”发展壮大。 下一步,济宁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类示范基地优势作用,建立资源共用共享机制,积极参加“头雁”等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活动,在乡村振兴、产业引领、示范带动方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4-12-12]
页次:3/10页 共 9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