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健康薯苗培育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召开
5月21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健康薯苗培育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召开。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科院副院长曹清河研究员,甘薯体系栽培研究室主任唐忠厚研究员,岗位科学家刘庆教授、赵付枚副研究员、张海燕研究员、侯夫云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高少培教授,甘薯体系南京、石家庄、烟台、郑州、漯河、宝鸡、运城、商丘试验站长,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承办,甘薯体系种薯繁育与质量控制岗协办。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及团队成员,济宁综合试验站所属山亭、费县、泗水、邹城、曲阜示范县技术骨干,鲁南地区甘薯种薯种苗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共9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我院副院长翟红梅主持,任艳云书记致欢迎辞,马代夫研究员和曹清河副首席分别讲话。马代夫、曹清河、赵付枚、侯夫云等专家分别以 “我国甘薯产业和种薯种苗产业的发展与思考”、“我国甘薯健康种薯种苗产业现状与思考”、“甘薯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控技术”、“甘薯健康种薯种苗繁育技术”为主题开展了技术培训讲座。 培训结束后,与会人员赴汶上县次邱镇甘薯产业园现场观摩,参观了甘薯组培室、试管苗扩繁棚、大田苗扩繁冷棚及种薯贮藏窖等设施,提高了参会人员对建立脱毒甘薯良繁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下午召开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北方薯区岗站交流会,任艳云书记带领甘薯创新团队与专家一行进行了交流,向专家们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平台创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等工作情况。与会专家表示,本次观摩会对加强岗站合作,进一步扩大健康薯苗培育体系示范推广,提高鲁南地区甘薯种薯种苗企业的繁育水平和薯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甘薯产业提质增效贡献了力量。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5-05-23]
院食用菌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22日院食用菌创新团队赴曲阜、邹城开展科技服务活动,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实地调研等方式,助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在曲阜市石门山镇会议室,团队成员王南南以“羊肚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题开展技术培训,围绕羊肚菌菌种制作、出菇管理、采收烘干等环节进行系统讲解,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增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训结束后,团队一行深入种植基地,查看平菇、银耳、香菇等主栽品种的种植情况,对农户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在山东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针对银耳菌袋污染率偏高的情况,专家团队系统排查了灭菌、接种等环节,提出了“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双控制”的改进方案。在邹旺食用菌有限公司,针对夏季平菇烂菇问题,现场开出“药方”:建议调整喷淋时段、增加通风频次等。 下一步创新团队将持续深化科技服务,重点解决越夏生产和产后加工等技术瓶颈,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食用菌产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农业资源环境与植保研究所 供稿)
[2025-05-23]
济宁市农业科学院第一党支部与济宁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主题党日活动
5月20日,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第一党支部与济宁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联合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济宁市农科院高新区试验基地)开展了“支部共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济宁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强,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建军,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郭召利,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兆柱,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微微,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党委委员、副院长李继存及双方党员代表、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科研专家等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党员实地考察济宁市农科院黄淮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建设情况,详细讲解了基地布局、设施配备、运行管理等情况。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种子芯片展览馆,详细介绍了我院近年平台创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接下来,双方围绕“党建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主题开展了党建与科技融合深入座谈交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致欢迎词,强调济宁市农科院农业科研在信息技术、农机装备维修、无人机应用等方面与济宁市技师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培训指导、项目合作等方面具有广阔合作前景和空间,希望双方加强紧密合作交流,为济宁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济宁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强讲话,一是充分肯定农科院科研工作者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要充分发挥支部建设战斗堡垒作用,遇到困难多交流多讨论,相信办法永比困难多;三是党员先锋模范同志要勇担历史使命,秉持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带领广大党员同志爱岗尽责,勇挑重担,不断创新。双方支部书记介绍支部建设情况,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与未来共建计划。 交流介绍后,济宁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兆柱团队技术人员在田间开展了无人机航拍、植保服务等现场展示,深入探讨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 最后,双方党员走进小麦、大蒜等新品种试验田,深入考察农科院小麦、大蒜新品种、新技术科研成果,在五月的太阳底下,党员同志们体验着收获大蒜的艰辛与汗水,感受不一样的“热辣滚烫”,团队间合作更激发了大家热爱劳动、团结一心、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深度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以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为平台,不断探索创新院校合作新机制,为更好把科研成果“种”进田间地头,转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驱动力贡献科技力量。 (第一党支部 供稿)
[2025-05-22]
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举办“泗水县肉牛高质高效发展培训会”
当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开始复苏向好,国内活牛和牛肉价格反弹上行,牛肉产能企稳增长,为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机遇期,进一步助推泗水县肉牛产业振兴,科学解决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难题,助力养牛者养出好牛、产出好肉、卖出好价,全面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2025年5月16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在泗水县举办“肉牛高质高效发展培训会”。养殖场技术人员、乡镇兽医站负责人、村级防疫人员与市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及市农科院相关人员,共计104人参加培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素真副院长、泗水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孔红蕾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红波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分别就“肉牛产业挑战与高效养殖技术”、“肉牛养殖流行疾病及诊断防治”进行专题授课。赵红波研究员从肉牛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和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肉牛高效育肥养殖新技术;刘思当教授针对当前肉牛养殖业现状、肉牛场流行疾病及牛病诊断防治原则进行了深入讲解。专家们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当前肉牛产业现状,以解决肉牛养殖场户的技术需求为导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家听的认真记得仔细,受到了广大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泗水县肉牛高质高效发展培训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肉牛养殖技术人员在高效精细化养殖技术及疫病诊断防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泗水县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高效发展注入了科技新动能。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5-05-19]
济宁市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暨小麦新品种观摩会在我院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加快推进小麦新品种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5月16日上午,我院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举办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暨小麦新品种观摩会。济宁市13个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人,部分小麦种业企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代表、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相关部门人员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副院长翟红梅主持,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讲话,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蔡文良、植保部部长胡英华、高新区城乡统筹局处长尹彦涛依次发言。任艳云书记表示,近年来济宁市农科院紧紧围绕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强化科技创新,加强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和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为广大种植户、种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为济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翟红梅副院长详细介绍了我院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基地实施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模式及技术要点,小麦所王霖所长带领大家参观了我院承担的400亩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示范田。 随后,王霖所长带领大家参观新品种展示及小麦试验田,与会人员实地查看了我院近年来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济儒麦19、济儒麦20、济儒麦999、济儒麦24、济儒麦25以及即将通过审定的小麦新品系济儒麦34、济儒麦36,详细了解各品种(系)的特征特性,并就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节水减氮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开展交流。此次观摩会的召开,为农技专家、种粮大户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渠道,对于促进小麦病虫害科学防控、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促进小麦新品种更新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院小麦所将依托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小麦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小麦稳产提质,切实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5-05-18]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党委副书记焦伟一行来济宁农科院调研指导
5月15日,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副书记焦伟带领所成果推广、科技管理、品种育种、种质资源、种质改良、高产育种团队负责人一行7人到济宁市农科院就深化院地协同创新机制开展调研指导,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玉米创新团队等有关人员陪同活动。 焦书记一行实地调研了济宁市农科院黄淮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建设情况,详细听取了基地布局、设施配备、运行管理等情况。了解了我院近年平台创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等工作,双方就联合共建高水平玉米育种平台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焦书记对我院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等工作给予充分认可,指出省市两级农科院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在更高水平试验基地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更大力度开展良种选育、技术示范推广,加快推进农业科研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双方就联合共建玉米育种平台、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初步意向。 (玉米研究所 供稿)
[2025-05-16]
技术支持,促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梁山县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培训会胜利召开
5月9日,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培训会在梁山县召开。会议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主办,梁山县农业农村局协办,梁山县14个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共计72人参加。 会议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休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真研究员主持。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轮作制度与土壤管理岗位科学家尧水红研究员就“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做了专题报告。她从水肥一体化实施的背景、技术要领、产生效益、具体案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让参训人员学习到水肥一体化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并用实际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节约成本、增产提质等方面的作用。市农科院赵云正高级农艺师做了“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报告,从品种选择、种子包衣、精量播种、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控、机械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大豆全生长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李素真研究员对培训会进行了总结: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要把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更加突出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四良”融合在大豆生产中的支撑作用,确保大豆生产从种到收环环紧扣,一招不落,把地种好,把田管好,把虫治好,把病防好,把实收好,实现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此次培训让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学到了实用技术,提高了科学种植的积极性,他们纷纷表示将在小范围试验,逐步推广到更大面积,让技术真正落地见效。 会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向梁山县的14个乡镇/街道赠送了大豆专用种衣剂。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5-05-15]
院中药材团队开展调研服务活动
当前,正处中药材种植春夏田间管理关键时期,5月8日,院中药材团队到邹城、泗水、曲阜等地开展调研服务活动。 邹城市城前镇青龙山村历来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皂角、金银花、丹参等在地面积500余亩。但近年来皂角市场行情低迷,群众精心管理意愿不高,为充分利用皂角林下空间资源,提高种植综合效益,济宁综合试验站在青龙山村开展了皂角林下种植菊花进行试验示范。团队成员与青龙山村村集体负责人就皂角树种植、田间操作等进行了探讨交流,并就菊花种植地块立地条件选择、种苗处理、栽后管理等种植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现场演示。泗水县高峪镇尧山村多丘陵山地,非常适宜种植金银花,但存在种植技术不高,青壮劳力不足等问题,种植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济宁综合试验站联合市派第一书记积极申请乡村振兴科技帮扶项目,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最大化发挥集体资源集约化生产优势,发展金银花种植40余亩。目前,金银花长势旺盛,即将进入丰产期。团队成员就金银花的采摘、烘干、储存及采后金银花修剪树形塑造提出管理建议。 曲阜市时庄街道小安村成立聚合源农民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带动和农户参与的方式,建立丹参、白芷等中药材集中种植基地,将中药材种植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鉴于近年中药材品种市场行情和中药材倒茬种植需要,今年以甜叶菊为主要种植品种,采用甜叶菊、菠菜、小麦套作间作种植模式,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材种植效益。 下一步,济宁综合试验站将持续跟踪中药材种植管理,推动中药材种植向规范化、绿色化转变,为区域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5-05-11]
我院在汶上县举办芦花鸡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会
2025年4月26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济宁市芦花鸡产业服务团)联合汶上县科技局在汶上县举办了“芦花鸡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会”。汶上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芦花鸡养殖场户负责人等116人参加本次培训。 会议邀请了山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秦卓明研究员;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李福伟研究员分别作了“蛋鸡主要疫病的流行和防控对策”“我国蛋鸡养殖现状及健康养殖技术”的专题报告,重点讲解近期家禽的重要疫病,特别强调了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要点,为养殖户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会后芦花鸡产业服务团专家实地走访养殖场户,与养殖户们进行现场指导和深入交流,现场解答他们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本次培训,推动了芦花鸡养殖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芦花鸡产业服务团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渠道作用,为汶上县芦花鸡养殖业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5-05-05]
济宁综合试验站小麦创新团队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活动
4 月 25 日,济宁综合试验站小麦创新团队深入基层,走进汶上县道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山东农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活动,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科技水平,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在汶上县道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种繁育田,专家对当前小麦制种关键环节,进行了技术指导。专家强调了当前小麦良种繁育田杂株去除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详细讲解了去杂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种子纯度。同时,围绕抽穗扬花期小麦生育特点,就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提出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案。在山东农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们深入企业育种试验田,结合公司试验开展情况,从品种选育目标制定、亲本材料选择、杂交组合配置等多方面进行指导。针对试验种植环节,详细讲解了田间试验设计要点、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特别强调了规范化种植管理对确保试验数据准确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不仅切实解决了生产一线技术问题,更通过科技引领,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从传统种植向科学化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注入了发展动力。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5-04-30]
页次:2/76页 共 75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