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重疫病净化 保人畜健康
为更好防控人畜共患病—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避免动物疫病对人的传播,12月份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联合市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10家奶牛场1260头泌乳牛采集的奶样,利用胶体金试纸条,进行了布鲁氏杆菌病检测。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与市动物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把检测结果与牛场负责人现场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传达了国家对布病防控的相关政策和具体防控措施。通过开展检测,使牛场进一步意识到布病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牛场规避风险意识,进一步净化了养殖环境,为济宁市奶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畜牧兽医所 供稿)
[2021-12-17]
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赴济宁泗水指导工作
11月27日,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壤肥料岗位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史庆华教授一行到泗水县泗水富华瓜菜种植合作社指导工作。 这个合作社以种植大棚西瓜为主,连年重茬种植,让西瓜品质下降,传统的熏蒸、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成本较高,效果也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农业大学的史庆华教授帮他出了一个主意——菌菜轮作。 具体来说就是在冬季西瓜的休棚期,在大棚里种一茬蘑菇,既利用了空闲下来的土地,又能有效改善因为重茬种植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多发等问题。 该基地种植的蘑菇是没有菌袋的,等蘑菇采收完后,将菌包直接在地里旋耕,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其次,菌包里生长的菌丝富含多种氨基酸,能提高植物的抗性,对后续西瓜的生长有很大好处,有效减少了后期农药化肥的使用。 该模式已初见成效,目前来看,亩收入可增加2万元以上,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史庆华教授建议在该模式下可进一步拓展不同种类蔬菜的茬口安排。 ( 蔬菜花卉研究所 供稿)
[2021-12-15]
山东省薯类产业体系济宁试验站举办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会
2021年9月28日,山东省薯类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联合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邹城市峄山度假村举办了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会。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所徐宝连所长、邹城市农技站科技人员、马铃薯种植户等共计5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培训会。 会议上,徐宝连研究员就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放线菌病害、病毒病、虫害等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手段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会后,针对马铃薯种植户提出的问题,徐所长也分别进行了详细地解答,马铃薯种植户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此次培训会针对性强,图文并茂且通俗易通,有较强的生产指导性,不仅有效解决了种植户们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效地促进了邹城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蔬菜花卉所 供稿)
[2021-12-15]
省薯类创新团队赴微山县调查马铃薯种植区病害
2021年5月22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创新团队济宁综合试验站长徐宝连研究员邀请薯类创新团队植保岗位专家张剑峰教授、迟胜起副教授、薯类创新团队枣庄综合试验站许杰高级农艺师前往微山县付村街道办事处调查该地区春马铃薯大田生产种植中的病害发生情况。 专家们重点调研了20多亩马铃薯典型发病地块,发现病害发生种类主要集中表现为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黑胫病,还有零星发生的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病毒病等土传、种传病害。专家们在种植现场对薯农就病害防控及下一步田间技术管理提出了指导建议。现场调研结束后,团队专家与微山县农业局及乡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和部分薯农进行了座谈,并提出了今后马铃薯生产中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建议。并提出了今后马铃薯生产中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建议:1、相关部门和种植户要加强种薯质量检测、管理和种源情况的调查,避免种薯携带、传播病虫害。2、尽量选用正规种薯公司繁育的高级别种薯,在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传播。3、加强轮作,可减轻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发生。 (蔬菜花卉所 供稿)
[2021-12-15]
凝聚职工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市农科院积极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2020年10月,济宁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劳动我最美·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全市职工书画摄影展活动。 我院工会组织动员院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选派的作品工笔画《牡丹花白头翁》、摄影《最美育种人》,在今年的展览中分别获得绘画铜奖和摄影优秀奖。作品以昂扬向上的激情、独特的视角、洒脱的笔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展示了农科人的创造性劳动的靓丽风采。2021年,济宁市总工会授予济宁市农科院“劳动我最美·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全市职工书画摄影展优秀组织奖。 (院工会、资环与植保所 供稿)
[2021-12-14]
开展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12月10日,山东省羊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前往汶上县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工作。在汶上县科技局刘玉兰副局长的陪同下,楚惠民正高级畜牧师和李传学研究员到汶上县山东黑羊万牧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技帮扶。 在全面了解养殖场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专家现场分别讲解了肉羊选育选配技术、粗饲料发酵技术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为下一步扩大肉羊养殖规模,开展集约化饲养,提升肉羊养殖效益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同时专家与养殖基地负责人建立交换了联系方式,未来可随时为养殖场提供咨询与技术指导服务。 (畜牧兽医研究所供稿)
[2021-12-13]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应邀赴济宁指导工作
12月8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邀请体系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林雪彦教授、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侯明海研究员到济宁试验站指导工作,济宁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程功库副主任、济宁农科院李素真副院长、试验站站长宫本芝、山东省奥克斯种业有限公司苏波经理、嘉祥与泗水畜牧发展中心相关领导陪同,共同前往泗水县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与山东万祥牧业开展相关活动。 在泗水县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林首席代表牛体系现场签订了助力乡村振兴四方合作帮扶协议,济宁试验站赠送牛场价值两万余元的冻精,帮助牛场进一步提升牛群遗传品质。专家深入了解牛场奶牛养殖的基本情况,针对在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牛场负责人渠井平书记进行认真细致地交流,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林首席表示牛体系专家们会关注牛场,及时解决牛场在养殖生产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科技帮扶工作。 山东万祥牧业是涵盖奶牛养殖、鲜奶加工销售、牧草种植、种养一体化的环保、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牛场采用发酵床养牛,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养殖粪污处理的难题。林首席对牛场养殖模式带来的环境生态效益给予极大的肯定,表示省牛体系专家团队会在全省牛产业积极推行该养殖模式。林首席与同行专家将十四五期间济宁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牌匾授予牛场。牛场负责人朱军利经理十分感谢牛体系专家与县市领导对牛场工作的支持与关心,表示今后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体系专家与各位领导厚望! (畜牧兽医所 供稿)
[2021-12-10]
枣庄市农科院专家来我院考察交流
12月3日上午,枣庄市农科院王秀芹副院长、蔬菜所纪效云所长等一行3人来济宁市农科院考察交流。 小麦所王霖所长陪同来访专家参观了我院科研试验基地,实地考察了我院小麦育种试验田。座谈会上,闫璐院长向来访专家详细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科研方向、人才队伍及基地建设情况。王霖所长详细介绍了我院小麦团队概况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双方就小麦小区播种与机械化、小麦育种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枣庄市农科院蔬菜所纪所长和我院蔬菜花卉所徐宝连所长、刘艳芝副所长也就两市特色蔬菜栽培与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密切沟通。双方就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建设、科研管理、日常运营、安全措施及基地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王秀芹副院长对我院的整体规划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表示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解放思想、不断寻求突破。 此次会谈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地市级农科院间的合作交流。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1-12-06]
山东省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专家组到济宁市 农科院考察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12月2日,由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王桂娥副站长带队专家组一行五人对济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进行现场考察。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介绍了我院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基础、资源库建设及配套设施与保存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考察组对农作物种植资源库的基本硬件配置、保存条件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对种质资源入库保存情况、人员配置情况及相关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进行了详细了解与询问。 王站长充分肯定了市农科院在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及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下步要重点在优异特殊种质和基因资源的收集与创制、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体系的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系统的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攻关,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 此次专家组考察活动,对健全济宁市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迈出坚实一步。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农科院基本建立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有效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保存作物资源11000余份。下一步,市农科院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按照保存能力10万份以上的标准,改造提升市农科院种质资源中期库,配套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开展区域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登记、入库,深度挖掘基因优势。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分类评价、保存保护和高效利用,构建高产、优质、耐逆、广适优异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显著提升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创制与突破性品种培育,为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办公室、科研处、小麦所 供稿)
[2021-12-06]
山东省农科院谷物营养与质量安全团队首席专家来我院考察交流
11月26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谷物营养与质量安全团队首席龚魁杰研究员和郭玉秋副研究员到济宁市农科院考察交流。玉米所、嘉祥九州耕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种植大户代表参加会议。 龚主任详细介绍了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前景、糯玉米品种选育、营养加工、市场销售环节等方面所取得科研成就,并就山东省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品种更新、营养提升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和与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了解了我院概况及玉米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尤其在鲜食玉米育种方面取得的科研进展。围绕鲜食玉米种植管理、储藏和加工等方面技术难题进行探讨。 在嘉祥鲜食玉米加工企业,详细了解了该企业产品线从鲜穗去皮、蒸煮、淋洗、速冻、冷库保藏流水线作业的运行情况,辐射带动周边县镇区域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形势,耐心解答了企业在品种选择、籽粒速冻、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本次座谈交流和深入企业考察活动,加强了济宁市农科院与山东省农科院谷物营养与质量安全团队的交流和合作,强化了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对规划做好玉米所“十四五”团队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玉米研究所 供稿
[2021-12-03]
页次:48/79页 共 78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