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科技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省农科院花生栽培专家组对蒜茬花生高产攻关项目进行田间指导
7月27日,山东省农科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专家组郭峰副研究员,张佳蕾副研究员对金乡县“蒜茬花生高产攻关项目”进行田间指导。 近期,第6号台风“烟花”带来的新一轮降水将明显影响我市。省农科院花生栽培生理创新团队、济宁市花生创新团队联合实施的“蒜茬花生高产攻关项目”位于金乡县鸡黍镇,当前花生正处于结荚期,是花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郭峰副研究员,张佳蕾副研究员和马登超研究员就近期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防灾减灾应对措施向种植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院党委书记任艳云研究员带领我院专家团队也对基地内花生示范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同省专家组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对“高产攻关项目”连续实施表达了关心和支持,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动此类联合攻关项目的实施和落地。 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 供稿
[2021-07-31]
我院水稻创新团队开展汛期防涝减灾生产指导活动
为应对台风“烟花”极端天气,我院水稻团队成员和当地农业部门一道,28日、29日连续两天深入任城区唐口街道、鱼台县盛诚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鱼台县绿色稻米示范基地等水稻生产一线,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帮助普及农户减灾防汛知识,解决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夺取水稻生产丰产丰收。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1-07-30]
“走进农科院大课堂”中小学生科普实践活动
7月18日,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的老师、学生及家长一行三十余人来我院参加”走进农科院大课堂”中小学生科普实践活动。 科普志愿者向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安排和注意事项,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小麦品质实验室、植保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讲解各个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并耐心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随后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大豆、玉米、甘薯、辣椒等农作物试验基地,并安排同学们进行大豆田间拔草实践活动。 今后,我院将持续加强科普设施和工作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普条件和功能,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农科院科普教育基地,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处 供稿
[2021-07-19]
我院赴金乡县羊山镇为女致富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
2021年7月14日,由济宁市妇联与济宁市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山东省女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济宁市巾帼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在金乡羊山开班,任艳云书记带领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济宁试验站、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黄瓜和大蒜创新团队一行5名团队专家和成员赴羊山进行专题培训。 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济宁市农科院的情况以及院广大女科研人员拼搏奋进、取得一系列科研佳绩和荣誉的情况,并勉励参加培训班的女致富带头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推动金乡乃至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创造幸福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书记在启动仪式后,为大家作了“辛辣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专题报告,分析和研判了当前我国大蒜、辣椒、生姜等蔬菜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当前蔬菜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为广大女致富带头人指明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抓手和路径;蔬菜所副所长刘艳芝正高级农艺师、科研处副处长刘国伟高级农艺师分别作了“夏季黄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和“辣椒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大蒜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专题培训,培训活动取得了热烈反响。本次培训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 科研处蔬菜所供稿)
[2021-07-15]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到鱼台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为更好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科技示范户科技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7月6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省级科技特派员黄信诚、楚惠民、刘艳芝、高发瑞在鱼台县科技局杨景春局长陪同下到鱼台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科技特派员一行分别到鱼台县盛诚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济宁君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地走访调研,深入田间地头,就水稻返期管理进行技术指导。 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经实地调研,确定将鱼台县张黄镇960多亩煤矿塌陷复垦地作为优质稻米标准化技术示范基地,进行水稻全生育期技术指导,为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1-07-13]
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指导我市中药材基地建设
7月2日,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韩金龙研究员一行到邹城峄山镇调研指导中草药基地建设工作。实地查看了在地丹参、菊花生长情况,对水肥运用等提出具体措施并对基地更好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林果与中药材所供稿)
[2021-07-07]
“粮豆轮作定位实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讨会”在汶上县召开
2021年6月2日,“粮豆轮作定位实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讨会”在汶上县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土壤管理与轮作制度”岗位专家张斌研究员团队主办,济宁大豆综合试验站协办。会议邀请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王源超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科带头人史树森教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何艳教授,同时还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周虎教授参加。粮豆轮作定位实验济宁、宿州、新乡、商丘4个试验点相关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张斌研究员主持,史树森教授就“黄淮海夏大豆地下害虫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报告。4个试验点技术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地区实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与会专家针对问题一一答疑解惑。会务组及时对专家提供的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制定了一套以预防为主,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地下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经济作物研究所供稿)
[2021-06-16]
“宣传推广农业技术 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宣传周活动“小麦新品种及栽培技术观摩会”在兖州小孟召开
2021年5月21日,以“宣传推广农业技术 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为主题,市农科院、市现代农业发展小麦创新团队于兖州区小孟镇联合举办了小麦新品种及栽培技术观摩会。参加观摩活动的有市农科院、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小孟镇的分管领导及市小麦创新团队成员、兖州区各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闻媒体共100余人。 本次观摩会是济宁市农科院农业科技宣传服务周活动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指示精神,要求小麦科研人员、创新团队成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精准高效、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结合不同生态区域的资源环境,加大优质专用新品种、绿色提质增效新技术、生产高效新模式的集成和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努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市农科院闫璐院长介绍了我院在开展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小孟镇副镇长解林介绍了小孟镇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发展概况,同时表示以后与市农科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新成果,促进该镇小麦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小麦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王霖所长介绍了小孟试验基地建设过程以及在小麦品种筛选、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方面取得的成效。根据我市小麦生产实际情况,在品种筛选、宽幅精播、适期晚播、肥水后移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技术讲解,向大家逐一展示介绍了小麦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并针对农户们提出的生产中的问题,团队成员积极解答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本次活动发放小麦条锈病发生及防治、小麦新品种介绍、小麦适期晚播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宣传技术资料500余份。经营主体对我院选育的新品系济农CH01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示愿意试种示范。活动期间种植户和农技推广人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1-05-27]
市农科院开展“科技服务企业”主题党日活动
3月5日,市农科院第一党支部党员、技术骨干来到汶上县次邱镇的济宁金腾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问需于企、送技入企。 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汶上县金藤薯业研发中心。多年来,该公司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现已发展成集新品种研究、引进、繁育、推广于一体的国内规模较大的甘薯种薯种苗企业。活动过程中,市农科院的党员、技术骨干们实地参观了济宁金腾薯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薯保鲜库、甘薯种苗繁育及新技术示范基地、甘薯脱毒组培实验室等,详细了解甘薯种苗繁育、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情况,并针对现场薯苗繁育人员操作过程给予规范的科学指导。在交流座谈中,党员骨干们与汶上县农业农村局、次丘镇政府有关领导,金腾薯业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就当前甘薯新品种引进、推广等焦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在优质甘薯种苗繁育推广方面都有较大合作空间,应该加大科研合作,争取促成科技成果,让“党建+科技”焕发生机活力。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探索了我院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科研部门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能力,提升了科技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同促共赢。下一步,市农科院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的带动示范作用,立足本职工作,强党性,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深化为民服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职,踏实干事,继续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农科院力量。 (院机关党建处 第一党支部 供稿)
[2021-03-08]
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 进入止降回升转折期
10月17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9月份以来,随着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和市场供应政策密集出台,猪肉供给阶段性紧张局面有所缓和,预计四季度生猪产能下降局面将得到改善。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也表示,生产恢复向好因素明显增多,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止降回升的转折期。 “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抓紧落实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措施。目前,非洲猪瘟疫情趋稳,相关政策措施效果开始显现,生猪生产恢复的积极因素增多,形势逐步好转。”唐珂说。 杨振海也指出,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止降回升的转折期。有四项指标可以作为依据,一是规模猪场生产恢复较快,生猪存栏已经触底回升。二是后备母猪即青年母猪销量继续大幅增长。三是猪饲料产销量全面回升。四是部分主产省份生猪存栏明显回升。四大积极因素叠加的结果就是全国生猪存栏下降幅度明显收窄。 唐珂表示,预计四季度我国生猪产能下降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善,但短期内猪肉市场供给依然偏紧,预计元旦、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走势,但随着库存冻肉逐步出库、禽肉等畜产品供应增加,畜产品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此外,蔬菜、水果价格也有望持续回落。 信息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10-25]
页次:10/11页 共 10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