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小麦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小麦新品系济农17213(审定后)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大豆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合作交流
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到汶上、山亭等示范县开展甘薯产业调研与技术指导
7月31日-8月1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立明研究员、侯夫云研究员一行到汶上、山亭、邹城等示范县开展甘薯产业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翟红梅陪同调研。 7月31日下午,首先到山东金藤甘薯研究院、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并就近年来公司甘薯种苗品种、销量收益、脱毒组培苗生产、快繁、甘薯气调保鲜库运行效果进行交流,张立明理事长表示要继续抓好健康种苗品质、扩大影响力,打造“金藤种苗”品牌,更好地为甘薯产业及薯农服务。 8月1日上午,到山亭区徐庄镇省级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山东欧乐食品有限公司、枣庄市三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并就山亭区甘薯种植品种、脱毒组培苗生产、高标准温室快繁、甘薯气调保鲜库运行管理、地瓜枣系列产品研发、销售情况等甘薯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张立明理事长对山亭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地瓜枣精品加工和出口创汇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加工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协作开展差异化甘薯新品种引种,建设自有脱毒苗繁育和生产基地,确保原料的稳定供给。 8月1日下午,到邹城市城前镇、张庄镇甘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调研,并在张庄镇政府与邹城市灵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矬草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种薯种苗企业进行座谈交流,交流了企业2023年鲜食型甘薯销售、甘薯脱毒种苗繁育等情况,并鼓励种薯种苗企业协作开展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建设脱毒苗繁育基地,从源头上培育健康种薯种苗,促进甘薯主产区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理清了当前鲁南地区甘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需求,为下一步鲁南地区甘薯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08-06]
我院与山东农业大学、诚丰种业共建 山东农业大学诚丰大豆产业研究院
7月25日,由我院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诚丰种业合作共建的山东农业大学诚丰大豆产业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在嘉祥县举行。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副校长王勇,济宁市政府副市长朱贵友,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华,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副书记张连秋,嘉祥县县委书记樊庆显、县长江峰及相关领导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嘉祥县县委书记樊庆显致欢迎辞。樊书记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大豆产业研究院签约揭牌,标志着嘉祥县与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科院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新阶段。恳请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科院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产学研合作、技术指导、项目引荐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为嘉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好服务,共同把大豆产业研究院打造成立足嘉样、引领山东、辐射全国的一流创新平台。 任艳云书记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我院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任书记表示,大豆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必将为我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院将深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院将抓住机遇,秉承科学理念,弘扬匠心精神,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借助大豆产业研究院这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研发测试平台、大型设备共享平台,推进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强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群众。 冷畅俭校长在讲话中说,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科院、山东诚丰种业合作共建大豆产业研究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山东农业大学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责任,此次共建大豆产业研究院,是校、地、企三方资源优势的强强联合,也为山东农业大学争创“双一流”高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希望济宁市、嘉祥县与山东农业大学秉持共同的合作愿景,围绕大豆产业发展的自主迭代创新,谋划探索大豆产业研究院可行的实施路径,打通行业链、平台链、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政策链,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山东农业大学将在设备、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力争让研究院成为人才向往之地和奋斗热土。 随后,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勇、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山东诚丰种业董事长李旭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市政府副市长朱贵友共同为大豆产业研究院揭牌。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到山东诚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办公室、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4-07-29]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一行到市农科院调研
7月25日,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一行到市农科院调研,并就院校合作开展座谈交流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华,市农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任艳云,副书记张连秋,副院长韩加坤共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任艳云书记首先对冷畅俭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总体学科布局及近年在科研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华介绍了济宁市农业现状,并指出,市农科院在种业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取得骄人成绩。冷畅俭校长对市农科院的整体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品种审定、科研创新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的成功探索,非常值得肯定与推广。他指出,山东农业大学要加快培育新技术、新模式,为推动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注入新动能;积极寻求院校、校企合作,推动学科建设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实现科产教协同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坚持科研顶天立地,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良种良法有效运用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座谈会参会人员还针对新品种培育、新技术集成推广、服务“三农”等话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希望双方能加强交流合作,优势互补,搭建优质院校合作平台,促进院校合作结硕果。 最后,任艳云书记对院校合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深化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机制。积极学习山农先进科研创新机制、先进科学技术方法,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合作开展联合育种,关键技术攻关,为济宁市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加强平台合作建设,推进共建产业研究院、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大学生实践基地、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等平台,解决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优势,联合培养产业急需人才,优化培养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各专业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到济宁农科院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撑。 调研期间,冷畅俭一行参观了市农科院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试验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成果展等。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周延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蒋飞分别就大豆、玉米栽培试验、田间管理、科研项目进展做了详细介绍。 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办公室、科研管理处、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基地管理办公室等相关院属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经济作物研究所 办公室 供稿)
[2024-07-29]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区域高产栽培岗位专家 张吉旺教授到济宁综合试验站调研指导
2024年7月21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区高产栽培岗位专家张吉旺教授一行4人到济宁综合试验站黄淮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县梁山县等地检查指导承担的玉米产业体系各项试验、玉米高产示范方和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示范方等任务进展情况并部署安排下步重点工作。济宁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张连秋、副院长韩加坤、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陪同活动。 张教授实地查看了济宁综合试验站承担的岗站对接任务田间落实情况,听取了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蒋飞对田间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示范带动、培训宣传、技术服务等工作等情况,针对目前夏玉米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导致非生物逆境的发生,同时也可能引起重大病虫害发生,就加强拔节期以后快速生长阶段易发生的倒伏、病虫害影响等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建议建议及时采取化控和病虫害预防措施,降低后期倒伏风险,同时加强玉米中后期水肥管理、植保病害预防防治,为玉米高产群体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济宁综合试验站将充分发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平台技术优势,加快推广玉米绿色增产技术,推动区域玉米单产水平大面积提升。 (玉米研究所 供稿)
[2024-07-24]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王凤忠研究员莅临我院对接交流
2024年7月7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王凤忠研究员莅临我院进行技术指导,与我院大豆课题组就大豆精深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接交流,副院长、大豆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真研究员主持座谈会。 李素真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我院基本情况,重点交流了我院大豆育种、科研项目开展及综合试验站工作,并就济宁种业发展、大豆精深加工、大豆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等向王所长做了介绍。王凤忠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工作开展及研发团队在大豆高质量应用、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对我院自育高蛋白大豆品种山宁29非常感兴趣,表示将帮助我们对山宁29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含量等加工指标进行分析,以期深度开发应用。会后,大豆课题组成员陪同王凤忠研究员参观了我院大豆试验基地。 此次交流为我院今后如何围绕高蛋白、高异黄酮、无豆腥味等功能性大豆育种及品种高质优化利用指明了方向。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4-07-10]
加强院企合作,助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甘薯合作育种签约仪式
5月22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甘薯合作育种签约仪式。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翟红梅副院长,生物技术研究所黄成星所长及团队成员,以及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刘文学总经理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并进行了座谈。签约仪式上,与会人员听取了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情况介绍,围绕甘薯新品种选育及开发、技术服务、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翟红梅副院长与刘文学总经理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双方一致认为,将以本次合作育种协议签署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平台、技术、资源和市场等优势,加快甘薯合作育种进程,重点围绕甘薯新品种登记、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合力培育甘薯产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市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4-05-27]
枣庄市农科院专家来我院考察交流
12月3日上午,枣庄市农科院王秀芹副院长、蔬菜所纪效云所长等一行3人来济宁市农科院考察交流。 小麦所王霖所长陪同来访专家参观了我院科研试验基地,实地考察了我院小麦育种试验田。座谈会上,闫璐院长向来访专家详细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科研方向、人才队伍及基地建设情况。王霖所长详细介绍了我院小麦团队概况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双方就小麦小区播种与机械化、小麦育种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枣庄市农科院蔬菜所纪所长和我院蔬菜花卉所徐宝连所长、刘艳芝副所长也就两市特色蔬菜栽培与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密切沟通。双方就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建设、科研管理、日常运营、安全措施及基地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王秀芹副院长对我院的整体规划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表示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解放思想、不断寻求突破。 此次会谈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地市级农科院间的合作交流。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21-12-07]
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研究员 深入济宁甘薯产区指导产业发展
9月2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强研究员、病虫害防控研究室谢逸萍研究员一行,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站长黄成星研究员的陪同下,到邹城、费县甘薯产区考察。 体系专家首先到邹城示范县城前镇甘薯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了甘薯田间病虫害发生和甘薯高产高效攻关开展情况,并就当前连续阴雨高温诱发的甘薯田间病虫害与与农户和示范县及乡镇技术骨干进行座谈,详细的探讨和交流了病害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同时经探讨提出了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李强研究员就如何减轻病害和降低农户损失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随后专家一行到费县新庄镇和梁邱镇的甘薯产区进行调研,考察甘薯新品种、脱毒种苗、水肥一体化等有关试验田间生长情况;专家一行与费县农业局、新庄镇有关负责人、甘薯生产及种薯种苗企业技术骨干就甘薯育苗、种苗销售、甘薯生产购销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李强研究员指出:解决好甘薯产业中遇到的每个问题,捋顺甘薯产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的关系,让农民增收,企业受益,才能真正推动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1-09-06]
页次:3/3页 共 2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